第(3/3)頁 “還真是。”杜軍摸了摸腦門,有點疑惑地說道:“要不是你說,我還真沒注意到,怎么周圍到處都是新化復印店的招牌啊,跟招魂幡似的,哪哪都有。”</p> 陳喬山翻了個白眼,多新鮮呢。</p> 新化人輸送到全國各地的打印復印軍團,占據(jù)了全國打印復印市場份額的85%,特別是大學校園里,總是流傳著打印店老板的各種傳傳說。</p> “你怎么想起寫論了?能成嗎,關鍵你這個研究對象有問題,復印店頂天了也十來平米的小攤子,還沒西門外賣燒烤的生意做得大。”</p> “復印五分、打印一毛,一年到頭能掙幾個錢,還產(chǎn)業(yè)鏈,這不扯犢子嗎?”杜軍又開始挑毛病了,而且說的似乎很有道理。</p> 陳喬山也不知道該說點啥,虧得這家伙還是學經(jīng)濟學的。</p> 經(jīng)濟利潤為零時,正常利潤都不為零,何況打印店本來的利潤不是零,哪怕是一分錢的利潤,累積起來也是個恐怖的數(shù)字。</p> “打印店真要不掙錢,新化人會千里迢迢跑燕京來,滿大街的開打印店?”</p> “你出去瞅瞅,北大、清華、人大,哪家學校沒有新化打印店的招牌,大到cbd,小到居民區(qū),哪里少得了新化人的身影?”</p> 杜軍被說得一陣蒙圈,好一陣子,才問道:“大山,你這都是怎么知道的,也沒見你接觸過打印店的人吶?“</p> 陳喬山面露得色,這回才算是問到點子了,“我是看到不少新化的招牌,有些好,一問之下,周邊打印店即使不是掛的新化的招牌,八成也是新化人開的,這才想著寫一篇論。”</p> 繞了好大一個圈子,陳喬山終于囫圇話說全乎了。</p> 杜軍還是有些疑惑:“這能成嗎,關鍵是產(chǎn)業(yè)鏈的題目有點大,一個復印店,它兜得住嗎,再者說,寫論,你得實地調(diào)研,總不能靠憑空猜測吧?”</p> 陳喬山笑道:“不是調(diào)研嗎,多花點工夫是,想寫,總是能寫出來的。”</p> </p> html/book/41/41588/index.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