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是從史書的角度看, 朱元璋和朱文正的事情,到處透露著讓人難以理解的部分, 也不知道兩人為啥就鬧到最后這一步了。 可是, 要把朱元璋和朱文正,不當做君臣,而是當作父子的話,就一切都說的通了。 朱元璋是封建大家長, 對于兒子的成就,就算他心里再滿意,也不會夸你, 相反,還會皺著眉頭說,你哪里還能做得更好。 老朱的喜愛很少用嘴表達,基本都是用實際行動, 就算老朱以前最疼愛老大,但是在朱標的記憶里,老朱當面夸他的情況屈指可數。 或許朱文正想要的不是錢,也不是官, 而是亦叔亦父,朱元璋的一個認可。 兩人還都是犟驢,這才推向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可是, 就如同朱雄英說的, 朱元璋和朱文正的事,和你朱守謙有什么關系? 就算是一家人,也難免發生摩擦。 并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很難說出誰對誰錯, 朱元璋和朱文正這事已經鬧得夠離譜了, 你朱守謙,一個當小輩的,在這摻和什么呢? 就好像是, 一個當孫子的,出來指著爺爺,讓他低頭跟爹爹認錯, 要是爺爺不和爹爹認錯,我就自殘! 不說朱元璋這樣的封建大家長,任何開明的家長都受不了自家孩子這樣吧, 更何況這還是在古代, 朱元璋直接給八歲的朱守謙封王,就是一個信號, 以后要把虧欠朱文正的,全補在朱守謙身上, 可朱守謙反手一個騷操作, 朱元璋沒打死朱守謙,已經是很把他當自己家人了。 當局者迷, 朱元璋不可能跟朱守謙說這些,馬皇后和朱守謙說這些,朱守謙聽不進去, 而今天朱雄英的話,直接就是真實的扒開了朱守謙, 朱守謙能堅持到現在, 一定在心中有著極強的信念, 在厚重的濾鏡下, 他爹就是被爺爺刻意打壓郁郁而終的,自己就是個大孝子, 就是要讓大惡人朱元璋低頭。 但是朱守謙沒想明白一件事, 朱元璋為啥要打壓朱文正? 洪都保衛戰確實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傳奇, 但是你這個功績,跟老朱平民天子相比,還差挺多吧。 至于老朱刻意打壓嗎? 退一萬步講,徐達、常遇春這些武將的戰功也不比你朱文正小, 咋朱元璋不打壓外臣,打壓自己親手撫養長大的親侄兒呢? 有時候,人就是太鉆牛角尖,想不明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