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冬素有點小慶幸的是,姜宏那家伙不在幽州,他要是在,知道遷都幽州,肯定會趁機購買很多鋪面。百姓想不到這一點,他肯定能想到。 陳落雪等女官則在擔心,女官本來就是幽州獨一份,現在幽州成了皇城。 她們肯定不被朝廷承認,以后的幽州城也不會像之前那么自由,女子會不會再一次被套上枷鎖? 女醫護是否能被允許存在? 工坊是否還要女工?學堂是否支持女子讀書?等等問題,都很現實。 凌王妃在幽州城可以說一不二,但在京城卻不行。 文武百官會用各種規矩來阻止凌王妃,再來一個后宮不得干政,凌王妃現在做的那些事,全都不許做的,只能留在后宮照顧孩子,那時應該怎么辦? 沈冬素見人心浮動,便抽空召集女官們開了個會,鄭重地向她們保證,未來會改變,但也是往好的方向變。 凌王堅持遷都幽州,是要將天下變成幽州,是要實行幽州律,而不是將幽州變成另一個長安。 你們擔心會變,長安的人更擔心。你們不能在動蕩還未來之時,自己先亂了陣腳,而是做好準備,去應對未來的改變、動蕩。 女子為官確實是史無前例,但她既然已經開了這個例,且幽州人已經看到女官、女醫護帶來的好處,那就不可能長安的官員一反對,便將她們所做的功勞抹除。 不光是她們,所有的權貴、官員、士族、寒門子弟,全都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要做的是團結一致,打破禁錮,為天下女子,闖出一條全新的路來…… 這次會議很有用,陳落雪等人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只要你夠有用,夠有實力,有更多的人支持,一些反對的聲音終究會被抹去。 也許這條路很漫長,很難走,但她們已經在凌王妃的帶領下走了上來,那就要堅持走到底,不怕萬難。 沈冬素為女官們列下未來三年她們要做的事,那就是將朝廷百官不重視的部分,重視起來。 像婦幼保健,提高人口,減少嬰幼兒夭折率,給女子提供更多的崗位。 特別是在農村,女子若能掙錢,能養活家人,那家族地位相對會提高不少。 相對地,女子的家族地位提高了,也會支持女兒晚幾年嫁人,支持女兒學一門手藝,而不是將女兒視為‘賠錢貨’…… 大力推廣女醫護、女子技術學校、訓練能跟隨軍隊遠征的女醫護,提高全民衛生習慣,特別是偏遠山區,瘟疫爆發高的地區,將瘟疫徹底扼殺…… 她說一條,陳落雪等人就記一條,這些事情也許一年、兩年看不到成果,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天下人定會看到女官們的功勞,認可女官的存在。 至于萬書閣、墨門學院等機構,同樣也在擔心,他們不被長安的權貴所容,這些人沈冬素可沒有去安慰他們。 你們又不是小姑娘,還需要人安撫一下。本王妃給了你們一個登上舞臺的機會,能不能長久地站在歷史的舞臺上,得靠你們自己去爭取。 就像她跟陳落雪說的,未來的幽州會變成什么樣,誰也說不好。 她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大夏正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士族門閥必將沒落。 權貴的能力必被削弱,寒門崛起正當時,舊的東西勢必被打破,而新生的東西你們能不能抓住,就看你們自己的能力了。 哪怕到了今日,沈冬素依舊有著很清醒的認知,就是她在醫學上面能稱得上專業,在這個時代,美食方面,她也能當個師父。 但別的行業,她只配當指路人,連領路人都做不到。 而凌墨蕭越是信任她,她越不敢亂指揮,同時在幽州茍發展多年,讓她更加清楚地認識到。 全新的東西,你不能在它沒成長之前將它曝光,那樣會有很多外力來阻礙它成長。 只有讓它默默長成,能震懾萬物,能有自保的能力,才能將它公之于眾。 就像蟬在漆黑的地下埋了多年,只有結繭重生,長出翅膀,才會飛到地面。 沈冬素知道長安好邊在全力反對遷都,同時那些人因為害怕凌墨蕭,不敢怪責于他。 那就要為他這‘妄為’的行動找個借口來怪罪,也就是找個人背鍋。而她明顯很合適。 ‘定是凌王妃蠱惑了凌王’,相信這樣的話在長安已經傳遍了。 她以前不怕得罪那些權貴,現在更不可能怕,管你們說什么,你們鬧得越歡,凌墨蕭越能認清,長安和幽州哪個更適合做京師。 凌墨蕭本來就嫌棄長安的那些人,恨不得將長安的權貴、士族、門閥打碎了重捏。 前有先帝被廢帝害死之事,這事廢帝黨自然是參與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