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贈字自然不是侮辱,而是莫大的尊重。 《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就是男子成年后才會被取字,表示他們已開始受到人們的尊重,不能再直呼其名了。 因此這場宴席,便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始了。 然而在平和的表象下,暗流卻在涌動。 袁耀、劉曄和鄭寶三人進入主帳。 袁耀身份貴重,又有官職在身,當仁不讓居于主位。 劉曄和鄭寶對坐而座。 三人剛一落座,侍者便端上了熱氣騰騰的肉菜,倒滿了酒盞。 劉曄先提議共飲一杯,袁耀也舉起了酒盞。 鄭寶卻看著眼前的酒盞犯了遲疑,接著便拱手歉聲道:“請恕在下不會飲酒!” “今日能得見袁都尉和子揚先生,實屬寶三生有幸!” “愿與二君滿飲此杯,但之后不能再喝了,還請恕在下失禮!” 劉曄聽到鄭寶說他不會喝酒,一副吃驚的神色。 在他的印象中,像鄭寶這樣草莽出身的豪強,不說嗜酒好酒吧,怎么也不會滴酒不沾! 他這就純屬是對鄭寶這樣出身低微,以勇知名的人有偏見了。 袁耀也知道他的吃驚不是裝出來的,因為他知道劉曄的計劃的最重要一環就是灌醉鄭寶。 但鄭寶一開場就做出了表態,劉曄便是預感到了自己計劃怕是不會像想象的那般順利了。 不過還好,今天的第一計劃,是先讓袁耀進行招撫。 招撫不成,他再按自己的計劃將鄭寶直接斬殺。 鄭寶也不等袁耀和劉曄兩人開口同意,先是將自己酒盞的酒灌了下去。 然后只見鄭寶的臉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發紅。 這鄭寶還真沒說謊,他是真不會喝酒!也不能喝酒! 酒精過敏啊這是! 袁耀和劉曄也只能滿飲一杯。 劉曄開口道:“今日帳外也是擺了酒菜飯席,鄭帥身后這些兄弟,恐怕都是空著肚子趕路跑船來的,不如也出帳上席,吃飽喝足!” 也不等鄭寶同意,劉曄和袁耀一對眼色,同時揮手讓身后的侍從出去。 劉曄這邊只剩下了一個戚寄列席陪同。 鄭寶生性謹慎,但是帳篷里袁耀一方只坐了三個人,自己這邊連坐帶站十來個人。 便只能揮手讓小頭目們都出去,只留下兩個地位較高的頭領列席在他下方。 小頭目們出去時還你推我搡的,生怕自己慢一步,帳外的美酒好肉就都沒了。 鄭寶看得不免黑臉。 眾人吃了點東西,先墊了下肚子,在坐等鄭寶帶來的那頭牛被宰殺下鍋的空隙,三人這才開始了又一番客套互捧。 劉曄很會把控宴席節奏,始終讓帳內氛圍適中,盡管鄭寶多次堅決推辭劉曄的勸酒,也沒讓氣氛冷淡下來。 期間帳外袁耀和劉曄手下,也紛紛打著敬酒的名義進來勸酒。 不論袁耀手下的戚寄、秦翊和袁寶如何攀關系;亦或是劉曄手下的劍客,說他有多么敬仰鄭寶響徹淮南的任俠之名。 鄭寶只是面不改色,堅持滴酒不沾。還一直注意帳外動靜,時不時借小解之名出帳察看。 但這些也全非無用功,倒是成功灌醉了鄭寶身旁的兩個大頭領。 這也終于讓策劃準備這一切的劉曄稍微心安了一些。 酒是灌不下去了,袁耀只能開啟正題。 “鄭兄擁眾萬余,足稱一方豪杰,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鄭寶心道一聲,該來的還是來了。 他也沒打算隱瞞自己的謀劃打算,暗暗按著腰間佩刀,直視袁耀道: “如今中原多戰事,早晚殃及淮南。” “我欲攜眾南下江表,不知袁兄和子揚兄以為如何?” 當著袁術長子的面,說要裹挾人口去往別處,鄭寶也已做好了面對袁耀變臉的準備。 袁耀故作好奇狀:“鄭兄就沒有想過,像前段時間的雷薄、陳蘭一樣,舉眾投效于我父親軍中!” “以鄭兄才干,在我父親帳下必然能位居雷、陳二人之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