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安小子,去打幾壺酒回來……”明公質袖籠一甩,正眼也不看祝平安。 “好嘞!”祝平安轉身就去,伺候著。 卻也是祝平安憧憬無數次的氛圍來了,飲酒,就得配狐朋狗友。 酒來了,有個和尚不吃,擺手說:“小僧持戒。” “又持戒了?你不是說貪嗔癡什么的都無妨嗎?”祝平安逮著人取笑。 “那不一樣,八花佛緣深厚,持戒與否都無妨,小僧佛性不足,持戒便是修行。”和尚解釋。 祝平安納悶了,這和尚還佛性不足?祝平安雖然不在佛門,也早已看出這和尚不同凡響,更何況他還是禪宗那些大和尚定下的繼承人,又怎么可能佛性不足? “和尚,那白馬還丹是不是本該你吃的?”祝平安忽然想到此事。 “師父如此期望,小僧可有可無……”和尚答著。 該自己吃的白馬還丹,都能隨便送人了,其中心性可見一斑,這還佛性不足? “難怪那摩訶圣女能在白馬寺里,把白馬還丹這種東西偷出來,原來此物本來就是你的!”祝平安又解了一個疑惑。 “無用之物罷了……此物與小僧,求不得佛法真諦。”和尚認真回答。 和尚此言,聽在祝平安耳里,總有一個悲劇籠罩在心。 淮西王府里,侄女趙百夢在拜見六王叔趙德禮,同席用膳。 縱橫家實習生在發揮:“說起來,諸位叔伯,唯有六王叔最得圣寵,每每奉召入京,陛下也只在六王叔面前歡笑最多……父王也最喜歡六王叔的性子,每每與小侄說起王叔,便是哈哈大樂……” “不過是你王叔我年歲最小,父兄們都疼愛……”趙德禮擺著手,在謙虛。 “諸位叔伯中,小侄最喜歡六王叔,小時候六王叔還帶我們出游,那時節,最為無憂無慮,最為人生之樂。” “你啊,也長大了,不比年幼,年幼之時,你像個男兒性子瘋癲耍鬧倒也無妨,長大了,女子終歸是要嫁人的,你也年歲不小了,聽聞上門提親也有許多,便是我這里,也有人托來說媒,青年俊秀多的是,只在你合意不合意……莫要再耍鬧了。” 趙德禮邊說著,也邊上下打量趙百夢這一身男兒裝扮。 趙百夢面色微沉,卻也立馬笑臉,似有撒嬌:“王叔,便由我再耍鬧幾年……” “哈哈……再耍鬧幾年,成老姑娘了。” “小時候王叔可不是這樣的,王叔還夸我不是男兒勝似男兒,說我有膽有謀,也說什么一般男兒與我比還相去甚遠!” “那終歸是小時候……如今啊,只怕你父王比我還急。” “好吧好吧,得了合意人,我自嫁了去!”趙百夢答著,還有幾分臉紅嬌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