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好,于兄慢走,我就不送了。”張樂石站在原地拱了拱手,目送于通離去。 他回過頭,剛好洪元奎也走了過來。 “這于通不是柳縣丞的手下嗎?怎么來問趙承的事情?” 張樂石并沒有回答洪元奎,而是背負著雙手,在地上轉起圈來。 柳縣丞什么也沒說,只派了一個人來問趙承的情況,顯然是在表明一種態度啊。 張樂石此時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看來這個趙承的關系的角不一般,就連一向不理政務的柳縣丞都派人來打聽了,要說這個趙承沒有白公子的關系,張樂石是不信的。 而且這件事情他必須盡快向羅顯威報告,以免陷入被動。 張樂石對洪元奎道:“我去找找羅老爺,你幫我照看一下這里,我去去就來。” 他人還沒有走出去,就迎面遇到了教諭老爺馮關年。 張樂石一愣。 教諭老爺可是一位稀客,等閑也不會來捕廳這種地方,除了縣中的大典,很少能看到教諭老爺。 不過這縣中的文吏,就沒有不認得教諭老爺的,因為大多數文吏都是貢生的身份,也就是只考過了縣試和府試,沒有考過省試殿試。 因此這些讀書人就不能做官,只能做吏。像柳縣丞手下的散書于通,還有監牢的文吏張樂石,全都屬于貢生。 他們這些貢生,都是從本縣考出去的,所以本縣的教諭老爺,當然個個認得。 “馮老爺,你怎么來了?”張樂石連忙做揖行禮,請教諭進屋就坐。 但是馮關年顯然不打算進入捕廳這個陰森森的地方,就站在門口說道:“我就不進去了,站在這里問幾句話。” 張樂石不知怎么,忽然就聯想到了趙承的身上。 馮關年問道:“今天可是抓起來一個叫做趙承的學子?” 張樂石微微一皺眉,隨即就舒展開了,笑道:“正是如此。” 馮關年點了點頭:“是誰在管這件事情?我要打聽一下來龍去脈,越詳細越好。” 張樂石連忙說道:“正是學生在經手,不過是牽扯到李富的幾句供詞,現在正在核對,一旦核對清楚,就會放人。” 馮關年頗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什么供詞,牽扯到了什么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