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發生在文學館的這件事,李承乾并不知道。 他莫名其妙就背上了黑鍋,并且讓李泰對他恨之入骨。 而這段時間他之所以沒有再次行動去對付李恪,那是因為長孫無忌讓他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皇上那邊再次降罪。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兄弟反目,挑起沖突這檔子事,在李世民的眼里是大忌,李承乾雖然不滿但也只能老老實實先熱鬧下來。 長孫無忌說過,這次他會親自出手對付吳王,只是需要一些事件來籌謀。?.?????.?? 這天,李恪接到了一封書信,是汪直從揚州送來的。 這段時間,汪直一直留在揚州奉命收購船廠,便于日后監造大海船。 由于李恪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建一艘便于在大海上乘風破浪的海船,而是需要整整一支船隊。 因此汪直在想方設法將當地的一些船廠都買下來,對它們進行整肅合并,從而逐漸發展成一家有能力同時建造多艘海船的大型船廠。 根據書信上說,這件事目前進行得較為順利,只不過因為目前大唐的造船技術有限,還無法滿足李恪心中的構想,因此還需要一些時日來逐步完善。 “殿下,我猜應該是接到了好消息?” 狄仁杰走了過來,當他看到李恪臉上的表情時,便做出了這樣的猜測。 李恪便告訴他說“汪直來信說,之前擱淺在揚州的那艘外邦商船,已經被他雇人拆解了,其中內部的一些構造,能為我們建造大海船有價值的參考。” “至于里面裝載的那些貨物,他也命人部裝上馬車送往安州,王妃會打點好一切。”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是,汪直辦事還挺利索,他一邊在整合船廠,一邊招募船員,等大船造好之后就能順利地出航了。” 狄仁杰也很高興,他之前聽李恪描繪過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那是完超乎想象的天地,何其波瀾壯闊。 他因此理解李恪為什么要致力于發展航海技術,去探知那些對大唐而言遙望千里之外的未知領域,如此遠見卓識是當世唯一。 那些在朝堂之上整天只知道鉤心斗角的庸人,是根本無法理解這樣做的意義的。 李恪讀完書信,忽然開口問狄仁杰“老狄,你是覺得待在長安好還是留在封地好。” “長安固然好,不過殿下在這里會被束縛手腳,還要分心應對太子那邊時不時的暗算和打壓,要我說的話既然殿下無意爭儲,倒不如遠離朝堂紛爭,專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你也覺得應該離開?” 狄仁杰回答說“蛟龍入海,自有一片廣闊天地。” 李恪不再說話,而是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陷入了沉靜的思考之中。 度過嚴冬的長安,如今迎來了春日的暖陽。 清晨的街道上不少商販推著車走上街頭,開始忙碌著整理貨物,為這一天的營生做好準備。 然而跟往日里有所不同的是,空氣中似乎隱隱飄散著一股令人心驚肉跳的血腥味,讓這個原本 晴朗舒爽的春日,增添了莫名的寒意。 很快遠處就傳來尖叫聲,人們恍然地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詫異的神情。 “死……死人了!” 有女人捂著嘴往人多的地方跑,還沒跑出多遠便撲倒在地,止不住地嘔吐起來。 緊接著,有更多人就像是潮水一樣,起初往那死人的位置匯聚,隨后又瘋了似的向四周擴散,因為他們看到了心里根本無法承受的慘象。 這時,人群中有幾個精壯的男人湊了過去,他們定睛一看,發現在一條毗鄰街市的巷子里,竟橫七豎八倒著十幾具死尸。 這些尸體的身上遍布刀傷,顯然是在臨死前經歷過激烈的戰斗,最終才慘遭殺害的。 “等一下,這些人身上的官服……不是大理寺的嗎?” “什么,大理寺的人被殺死在了巷子里?” 這個驚人的消息經過人們的口耳相傳不脛而走,隨后官府的人趕來并迅速驅離人群,控制現場,至于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幾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長安城煉鋼工坊內,今日的產生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