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廠長,你所擔心的滯銷問題確實客觀存在,但你太不了解渠道商的能力,敢接東營的貨,必然有運營提早規劃,以此保證市場......” 一時間,房間里只剩下李民洋的聲音,購銷協議的前面部分,標明東營所需承擔的運輸費用,以及回款的時限性,但看到后半部分內容,孫旭衛有點坐不住了。 “李總,采購價格這么高?” 孫旭衛一下坐直了身子。 代銷協議中,一件冬款工裝的單件出貨價高達45塊,這個價格只比皮衣低幾塊。 而東營實際冬款工裝哪怕按照企事業單位的采購價,把利潤算進去,也才勉勉強強夠到三十,且其中不包括前期招待采購的費用。 足足高出15的利潤,兩萬件的話,哪怕拋開原本利潤,到款高達三十萬了啊! 那廠里所面臨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這哪是低價處理庫存,這是高價獲利呀! “你先別急,繼續往后看。”李民洋眼神嚴肅,指了指代銷協議。 孫旭衛連忙繼續看,李民洋又從文件夾中拿出一份新合同,同時緩緩開口說明: “冬款工裝我按照皮衣價格走的,至于渠道商最終能賣多少,這是人家的本事,我們無權過問,但是嘛,必須得保證我們的利潤!” “我們”這兩字,李民洋咬得特別重。 “這是......” 孫旭衛接過新合同,皮面上赫然標注著《代銷分成協議》,下一刻,他再看李民洋的眼神都變了。 “信封之類的經費,我們自己人,不需要那么見外的,以后千萬別提,更別給。” 李民洋的這話表明,你之前給的那點蠅頭小利,我可真看不上。 “工裝我可以按照企事業單位,三十的采購價給你,但多余出來的部分,可就是我自己的本事了,你得給我代銷分成。” 李民洋沉聲道,與孫旭衛對視。 原來,那三十萬的利潤差,李民洋是想裝在自己口袋里,可是......只有這么點嗎? 總得有利可圖,不然就太假了。 而給孫旭衛單價三十的價格真不算低,剩余的利潤,究竟在大俄能賣出多夸張的價,全歸李民洋所有。 “怪不得向渠道商提45的價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