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艘客船由一名市舶堂的執事負責,是個中年女冠,雖然不過中人之姿,但是氣質清雅恬淡,大約是昆侖階段的修為。這也是市舶堂的特點之一,不像天罡堂那樣過分注重修為,畢竟市舶堂是與人做生意的,修為再高,不懂生意之道,那也是白搭。 天罡堂正好相反,要與妖人們拼殺,修為不夠,那就只能送命,所以僅僅是昆侖階段修為,除了像齊玄素這樣的特例,很難在天罡堂中做到執事,這也算是術業有專攻。 兩人被安排在頭等客艙之中,是個套間,左右各一間居室,中間以一個小客廳相連,位于三樓,可以居高臨下地欣賞周圍風景。 此時齊玄素和張月鹿便坐在客廳之中,眺望窗外景色。 兩人順江而下,離開蜀州進入湖州,而蜀州與湖州交界之處便是大名鼎鼎的“巴東三峽巫峽長”。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九十里,有大峽之稱。 巫峽綺麗幽深,以俊秀著稱天下。峽長谷深,奇峰突兀,層巒疊嶂,云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云開別有天。 正所謂“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屏列于巫峽南北兩岸的巫山十二峰極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為峭麗。 張月鹿指著遙遙可見的神女峰,問道:“天淵,你知道‘神女’是誰嗎?” 齊玄素想了想,搖頭道:“不知” 張月鹿提示道:“你再好好想想,十二峰為什么叫‘巫山’,此地又為什么叫‘巫峽’?” 齊玄素一怔,遲疑道:“該不會與靈山巫教有關吧。” 張月鹿道:“的確與巫教有關,卻不是后來興起的靈山巫教,而是正統的上古巫教。認真說起來,三教未曾興起時,巫教才是天下正統,十一位大巫被尊稱為神女。后來巫教內亂而衰,三教興起,玄都和紫府是太上道祖的傳道之地,祖天師在此拜領太上道祖所授下的道統建立正一道天師教,領太上道祖的法旨,順應大勢,滅去巫教。當時巫教已經大為衰微,殘余勢力聚集于大江三峽一帶,其中巫峽便是由巫陽的名字而來,神女峰也是指巫陽。” 齊玄素忽然想起了那個夢。 黑沉的大山之上,十個高大身影籠罩在一層濃到化不開的陰影之中,站在火堆后依次排開,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唯有雙眼位置亮起了兩點血紅光芒。 然后憑空出現了一個特立獨行的身影,與十個仿佛巨人的高大身影相較,這個身影十分纖小,一腳踢翻了火堆,叉腰大笑。 總共是十一個身影。 如今齊玄素已經可以大概肯定,他所見的十一個身影正是上古巫教的十一位大巫,而最后出現的纖小身影便是巫陽,她踢翻火堆大概意味著開明六巫叛出靈山十巫。 至于那座黑沉沉的大山,自然是傳說中的靈山。 巫峽竟然與巫陽有關,用道門的話來說,這里便是巫陽當年的道場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