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此間?” “然也。” “稍待,”黃好義攔住章越道,“此人讀易時喜起卦,咱們等一會再進。” 章越聽了道:“還有此習,咱們不能慣著。” 說罷章越推門而入,但見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好搖卦,見了章越入內頭也不抬。 章越站在一旁看了,但見此人卜卦后微微點頭,這才抬起頭看向章越,黃好義。 但見章越將行李放在地上,雙手負后大大咧咧地站著。 一旁黃好義連忙道:“三郎,這位程兄追隨邵堯夫(邵雍)學易,故而好卦。” 然后黃好義又對著蹲在地上的男子道:“正叔兄,這位是章兄,以后與你我同舍。” 章越聽黃好義如此介紹心道,隨邵雍學易,又姓程,莫非…… 章越低聲問黃好義道:“此人是不是叫程頤?” “三郎,你聽過正叔兄的名字?” 章越聞言立即改容道:“正叔兄,在下方才失禮了。” 章越自己這么做有些前倨后恭,實在有些被打臉的意思。 但是章越已肯定自己這位舍友確確實實就是大牛人一個,是二程之一的程頤啊! 歷史上程頤正是邵雍的學生。要知道邵雍乃當今易學大家,也是之前所言四十五歲還未成親,還是學生將自己妹妹介紹給他的人。 天下師從邵雍學易的不知多少人,但邵雍最得意的學生只有二人。他有一句話,天下聰明過人唯程頤,其次則章惇。 不過程頤在邵雍心底并非完美無缺。 邵雍臨終時,程頤前往去看他問他有什么話見告。 邵雍舉起兩手示之。 程頤問道:“何意?” 邵雍道:“面前路徑須令寬,路窄則自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 邵雍意思,你講學路徑太窄了,事理不可強通,必須給人留有余地。 邵雍這一句話,也點出了二程所留后世‘理學’千百年的問題所在。 那程頤站起身,上下打量了章越道:“無妨,不知者不怪之,你我初次見面罷了,下次就省得了。” 程頤說完繼續讀書了。 章越當即將行李搬進齋舍。 章越見齋舍多處不打掃,于是拿起掃帚來清掃灰塵,但見舍定有幾處蜘蛛網當即動手掃去。 程頤見了欲言又止。 這時一頭蜘蛛從屋頂掉了下來,章越本欲一腳踩去,卻被程頤道:“章兄,腳下留情!” 章越聞程頤大喝也是嚇了一跳,連忙收腳道:“有何不妥?” 程頤嘆息道:“螻蟻尚且偷生,章兄焉能隨意下腳?從愛惜一物起心,再推至他人,這方是孟子所言的惻隱之心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