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張專輯,許琛選擇了十二首歌。 其中。 錄制難度最大的,莫過《天地龍鱗》。 王力弘的歌作曲一向是強項,只是歌詞稍弱,《天地龍鱗》的作詞人是方文三。 方文三的詞是“意象風”的,特點就是善于“借喻”,呈現極強的畫面感。 整首曲子的風格是pop風雜糅r&b,樂器上選擇了華夏傳統的大鼓、笛子。古箏…… 想要完美復刻出來,無論是唱功、樂器、狀態,都是一塊硬骨頭。 唱功難度最大的是《精忠報國》。 這首歌沒什么好說的,翻唱難度小,但是易學難精,真正唱出歌詞中悲戚雄壯的氣氛、壯麗恢弘的氣勢,只有屠洪港一人。 該專輯里還有一首《霸王別姬》,在流行音樂基礎上結合京劇“花臉”的唱腔,剛柔并濟,動靜相宜…… 此歌一出,從此在沒人說:“屠洪鋼就是個唱溫柔情歌的,他懂個屁男兒唱腔啊~” 許琛選擇《精忠報國》,出于三點考慮。 1、明珠回歸,華夏兒女民族榮譽感空前強烈,一首《精忠報國》,正好迎合了華夏兒女迫切想要宣泄的民族熱情。 2、《精忠報國》是1999年十大金曲,只是差了兩年時間,流行風格上相似,1997年繼續走紅的機率非常大,如果效果好,繼續薅《霸王別姬》,讓“屠洪鋼”成為“者共岡”。 3、許琛需要一首歌,樹立自己“愛國歌手”的人設,最好是成為內地青年歌手榜樣,這對他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能登上春晚,那就再好不過了。 可能性非常大,畢竟,正值明珠回歸,這幾首歌實在太“恰逢其時”了。 只是。 屠洪剛版本的《精忠報國》唱的太好了,唱出了一個縱橫沙場,壯志未酬的老將軍悲憤蒼涼。 許琛沒有考慮延續屠洪鋼的風格。 如果說屠洪鋼是宋朝的“岳飛”。 那么。 許琛就做漢朝的霍去病,壯懷激烈,少年義氣,唱出一個泱泱大國,少年將軍的“金戈鐵馬”。 最終。 許琛第一首歌,決定錄制《玉帶橋》。 “錄歌”就是通關boss,《玉帶橋》難度最低,民謠最不需要唱功。 而且。 吉他和馬頭琴、大鼓,在旋律中只是“點睛之筆”,說直白點,有沒有這兩個樂器,不耽誤歌表達情緒。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