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周衛疆雖只是個懵懂少年,可他父親周衡卻是身居要職,手握兵權。 姜城是兆州的屏障,兆州又是北翼南部的屏障。 簡而言之,如果太后與宛國勾結,要想下手,就得首先撕開兆州的口子。要撕開兆州的口子,那就首先得撕開姜城的口子。 姜城的口子是誰,自然就是周衡了。 從上一世來看,周衡父子倆也是令人敬佩的。 先說周衡,初任姜城守將,就將地方犯罪豪強以鐵血手腕依法處死,深得百姓擁護愛戴。 當地百姓可以不知天子,卻不能不知周將軍。 如此名聲顯赫,在明德帝在世期間倒是件好事。 畢竟明君愛才,又慧眼識珠,更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可等榮光帝上位就不一樣了。這廝聽信奸臣之言,認為周衡有謀反之心,遂將其下了獄,欲處死。 時安夏那時候雖然還只是一個熱衷于保命保位的普通后妃,可曾經從明德帝的手稿中看到過他是如何愛才,如何憂國憂民,心中不免打開了與以往不同的格局。 她不能干政,卻知可去找皇太后商議。 她那時曾以為皇太后喜愛她,才會聽她一言,現在才知,人家是把她當鳳女吉祥物呢。 既然是吉祥物說的話,皇太后不得不思量。 后來周衡從死刑改成了下獄,留了性命。而周家上下全部被流放出京。 再后來景德皇后幫著榮光帝處理政務時,提出將周衡官復原職,惹得榮光帝大怒。 景德皇后因此還進了冷宮。 待到惠正皇太后甫一掌權,就派人接了周將軍出獄,令他官復原職,再次成為姜城守將。 周將軍的妻兒也從流放之地跟著去了姜城。 直到“鄔城黑色慘案”發生,姜城腹背受敵。 缺人,缺糧,缺水,還缺武器,這就是周將軍面臨的困苦之境。 而周將軍的兒子周衛疆單槍匹馬四處求援借兵借糧,均遭拒絕。 附近城池的守軍將領或是父母官皆相繼投降,甚至還有人設計將周衛疆抓住,以此作為投名狀獻給敵軍。 周衛疆機智逃出生天時,姜城還在他父親帶領下以微弱兵力苦苦支撐。 父子倆都存了必死的決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