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龐大的艦隊修整完畢后,離開安南的武曲城港口,再到達香料群島時,一切還是一帆風順的。 在原先的歷史上,香料群島是歐洲各國推動大航海的直接原因之一,西方人對這里垂涎三尺,為了在這里殖民,相互之間打出了狗腦子。這里盛產東西方都十分稀缺的香料,東方的大明人用香料調味、烹制珍饈,西方的歐洲人用香料保存食物、制作壯陽的藥物。這里的香料,無論是運往東方還是西方,都有著不菲的利潤。其中的某些香料,價格甚至高于同等克數的黃金。 而此時,這里已經被朝廷的南洋水師,以及朝廷所支持的大明商賈圈占。如今的香料群島上,遍布著大明的港口和殖民地。因為華夏的赫赫威名,這里的土著國家對于大明的到來大多并不抵觸,他們大多為大明商賈所雇傭,成為大明的香料工人。大明對這里的同化和懷柔也推行的一日千里,已經有許多的土著,開始模仿華夏人的習俗,甚至以華夏人自居。 當然,這樣一個可稱作金山銀海的地方,自不會缺少爭端。這里動輒海盜橫行,東方人西方人盡皆有之。不過有賴于大明境內武俠的盛行,而今的大明民間那叫一個武德充沛,綠林之中,出現了許多鏢局、門派之類的組織。他們以俠之大者自居,一心要做一番偉業。生活上則受商賈或官府雇傭,以護衛綱貨、維持秩序等為生。東南沿海的許多綠林門派,也大都被商賈雇傭出海,成為維系東南諸島秩序的主要民間力量。一般的小海盜,他們倒也足以對付。 至于一些成了氣候的大海盜,就要仰賴大明巡弋四方的朝廷水師了。這些大海盜大多出自東南亞各國之中,不愿臣服大明的余孽。例如盤踞在周邊諸島的陳氏海盜,據傳便是安南皇族出身,安南地區被大明收復,這一支陳氏便流落海上,自稱是安南陳氏苗裔,收攏不愿降服大明的安南余孽,舉旗劫掠漢商,弄得諸多大明商賈苦不堪言。 朱肅率寶船艦隊前來,在香料群島殖民地補給之余,順手便滅了這一支惡盜。事后便發現這支所謂陳氏海盜,其實是一名大明商賈在背后支持。此人一面拿著朝廷勘合,一面卻嫌棄商稅繁重,自以為天高皇帝遠,于是便讓手下詐稱陳氏,四下劫掠,做那不用交稅的厚利買賣。 此等殖民海外的商賈脫離朝廷掌控,是朱肅所絕對不能容忍的。于是朱肅命人前往該商賈所駐島嶼,取下了此商賈頭顱,并其罪名傳檄諸島,警告諸商賈莫因為此地遠離大明本土,便心生不該有之貪欲。而后又傳書往應天府,著請大哥懿文皇帝朱標,務必要族誅此商賈九族。商稅而今已是大明財稅之首,商賈決不能脫離朝廷掌控。此事務要從嚴法辦,如此,才能震懾天下諸商,使天下商人都知道,商人不可無德。金錢之上,還有煌煌王法。 而這一道促請懿文皇帝抄斬惡商九族的奏疏,也成為了周王朱肅最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