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信這個皇權的打手太兇殘,士紳的打手東林黨已經節節敗退,那么這種時候就得試著進行和談,如果皇帝接下來的要求不是太過分,那么士紳們不介意退讓一步,畢竟再這樣斗下去的損失太大。 無錫實際上已經變天了。 楊信只需要再向外擴張繼續這樣搞就行。 他這套鬼東西殺傷力太大,可以說擴張到哪里哪里就變天,給他幾年時間整個蘇松常就完全變天了。 這個真受不了。 “還能是什么?當然是銀子了,朝廷在遼東兩年填進去兩千萬,接下來還得修三大殿,就每年那點賦稅如何能夠?但給土地加賦已經不可能,再加下去就有土崩之禍,唯一能夠加的就是工商業上的。 第一關稅。 我們都很清楚一年海上流入多少白銀,哪怕神宗皇帝的稅監,一年也不過給皇上幾十萬,如今沒有了稅監,就廣州和月港那幾萬兩,說句不好聽的,這是拿皇上當要飯的打發嗎?皇上的意思很簡單,既然你們都不喜歡稅監,那就在沿海搞包稅吧,廣州,漳州,福州,寧波,松江,登州,天津,七口通商,七口各設立海關。 所有進出口商船都必須向海關交關稅。 準許民間商人承包海關。 承包之后朝廷不再管,無論收稅還是緝私都是承包者,三年一換,價高者得之,廣州海關每年四十萬,漳州十五萬,福州十萬,寧波十五萬,松江十萬,登州三萬,天津兩萬,這是起步價。只要能向皇上每年交這些,那么這期間承包者賺多少都隨便,死了之后一律贈太師,目前各港的水師歸其指揮,以戰艦在海上緝私。” 楊信說道。 黃道周又想說什么,但被楊信阻止。 “黃兄,如果沒有承包者,那么陛下就下旨封海,然后像成祖皇帝時候一樣組建下西洋的船隊。” 楊信說道。 黃道周立刻閉嘴了。 “你是漳州人,你很清楚一年有多少白銀流入,我剛剛殺了陳衷紀,你覺得我會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每年從倭國帶回多少白銀?十五萬兩算什么?九州島各港每年從大明過去的商船加起來一百多艘,哪艘船上不得滿載數以十萬兩計的各種貨物?他們從倭國運回白銀在你們那里購買,那么這些白銀中拿出一船給陛下很多嗎? 如果你們連這都不愿意,那就一拍兩散好了。 楊某倒是很想做陛下的鄭和。 我知道如何造紅毛人的船,我甚至知道從大明直達紅毛人老家的航線,我連他們的話都會說,你們覺得如果我造兩百艘商船從大明滿載貨物去馬六甲,你們沿海士紳還想繼續一船船賺銀子? 陛下要的不多。 目前來講所有海關加起來,陛下每年就要這不到一百萬兩。 你們接受,咱們就一起發財,你們不接受,那么就一拍兩散,大不了我給皇上去下西洋。” 楊信說道。 這個數字都是很科學的。 廣州的四十萬必不可少,因為這時候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大概在五百萬兩以上,而一多半是在廣州上岸,不過考慮到多口通商后,肯定還會有大量商船轉往北邊的各港口,就算還有兩百萬流入。 五分之一的稅率并不多。 而且這是凈流入,關稅又不光是出口的。 剩下漳州月港和寧波都是僅次于廣州的。 福州原本就是和琉球主要貿易的,而琉球其實是和東南亞轉口,所以十萬兩依然是一個合理數字。 不要小看琉球。 這時候琉球也是海上貿易大國。 不過隨著荷蘭人的涌來,目前的琉球已經開始衰落,尤其是剛剛被島津家暴打一頓,現在正在玩一仆二主的游戲,一邊向島津家稱臣,一邊很殷勤地向大明納貢。 至于松江是新口,但卻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只要這里開關那么不用一年就得一堆商船涌來,這里可是承接整個長江上流出的物資,包括葡萄牙人全都很清楚這里開關的意義。而登州實際上主要是對朝鮮,目的是增加野豬皮獲得糧食的成本,朝鮮商人在那里購買糧食以后就必須要交關稅了。剩下天津海關是楊信自己的,他根本不在乎每年給天啟掏兩萬兩,說白了他就是個帶頭示范作用,但至少幾年內他還別指望海關發財。 再說天啟都不一定會要他那兩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