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26章:超出了容棱的預想,一發不可收拾 事情就是有這般的巧,關鍵時刻,容棱帶軍隊回京,浩浩蕩蕩,路經此地,多了一回手。 孫奇自此被救。 此事說來說去,也就只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事罷了。 況且容棱是一介朝廷命官,為人正派,維護百姓,懲惡除奸,本也是分內之事。 但是怪就怪在,容棱瞧著孫奇可憐。 孫奇好歹是個秀才,卻灰頭土臉,衣衫襤褸,瞧著比要飯的好不了多少,容棱便在心中生了一番好意,送了孫奇三十紋銀。 這本是一時興起,并未圖什么回報。 但孫奇卻將這事兒認定了,不久后,孫奇殿試結束,年少成名,成了當朝榜眼! 親受皇封,一舉成名! 朝中風云詭譎,派系眾多,當時科舉成名三人,狀元、榜眼、探花,除了孫奇這個榜眼無權無勢,沒有后臺,狀元與探花都各有想法,在受封不久后,便找到了自己的倚仗。 兩位,一位投了太子,一位投了七王爺。 唯獨孫奇,因著沒有人引薦,到最后,獨獨被人給落下了。 這時,孫奇就想到了三王爺。 以前還是太子與七王爺兩分天下的時候,三王爺算個什么?說句難聽的,便是二品官員,都對這位有權無勢的三王爺,十分的看不上。 雖說這位三王爺看似是入了皇上的眼,但這逢三岔五,不是給派到邊境去打仗,就是使喚到外地去巡軍,這位三王爺,在皇上面前恐怕立功頗多,但在朝中,卻是半分勢力也無。 孫奇將這些門道都打聽清楚后,二話不說,直接走去鎮格門,求見三王爺! 當時也有同期的同窗勸他,莫要一意孤行,這三王爺一介武將,將來最大的前途,只怕就是當個元帥,但在朝中,向來拿權的都是文官,武官多數駐外,在京中勢力幾乎支立不起來。 同窗是挖心掏肺,就怕孫奇跳進火坑! 可這火坑,孫奇還非跳不可了,然后,容棱某日回府時,就在鎮格門門口,遇見了這位新晉的榜眼大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