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十四兩銀子-《劍來》
第(1/3)頁
在人云亦云樓的院子里,老秀才喝了個醉醺醺,說自己要去個地方,早就想親自登門去道謝了,還說那兒曾是自己錢袋子的由來,讓自己生平第一次湊齊了比較像樣的文房四寶,真正像個在書齋做學問的讀書人。
陳平安知道先生要去哪里,就沒跟隨。
老秀才離開院子,獨自出京南游。
曾經在中土神洲一個小國的陋巷,一大一小,師徒兩個,每次窮的揭不開鍋了,閑著也是閑著,讀書也讀不出個肚子飽,就會有事沒事,一起站在門口,眼巴巴等著少年一封家書的到來,其實信上邊寫了什么,兩人都不在乎,反正等的也不是信,而是隨家書一并寄來的那筆修金,也就是外鄉少年與當地秀才拜師求學的薪水,錢是英雄膽吶,偶爾碰到一些節慶日子,例如至圣先師的誕辰,遠在寶瓶洲的東家,還會為名義上的“西席先生”送一筆節敬,給個銀錢多寡不定的節庚包。
窮酸秀才第一次跟銀票打交道,就是收了一筆極豐厚的節敬。
那次收到少年的家書,只有一封輕飄飄的書信,秀才使勁抖了抖,別說碎銀子了,都沒個銅錢的聲響,秀才便傻眼了,少年便蹲在門口,雙手籠袖,其實挺愧疚的。家里不是沒錢,但是爺爺埋怨他私自離家出走,一走就走那么遠,竟敢直接從寶瓶洲走到了中土神洲,還找了個只有秀才功名的小國書生當先生,其實以寶瓶洲崔氏的家底,找個書院君子賢人當家塾先生都不難,所以崔氏那邊,每次給錢給得極為摳搜。
當時還不老的秀才,倒是沒有埋怨自己的學生,陪著少年一起蹲在門檻那邊,反而安慰少年,“怨不著誰,得怪先生的學問不深,討你家長輩的嫌了。”
因為上一封家書的末尾,少年的爺爺,給了個幾十字的科舉制藝策題,算是考校秀才的真才實學了。
秀才挑燈通宵,硬生生熬出一篇千余字的答卷,只覺得一肚子學問都給掏空了,實在不擅長這些,若是真擅長,早他娘考中進士了不是?等到少年回信一封,信一寄出去,秀才其實就后悔了,實在是擔心以后的修金和節敬都跟著驛騎一起跑沒影了。
少年從先生手中一把抓過那信封,使勁攥成一團,丟到小巷對面的墻壁上,結果信封滾回了眼前,氣得少年就要起身去踩上幾腳,結果被先生拉住胳膊,少年賭氣道:“這么個破家,回個屁,以后都不回去了。”
“不許說氣話。”
秀才將少年拽回原位,一拍學生的腦袋,彎腰起身,去撿回地上的信封,輕輕抹平,打開一看,就兩張紙,上邊是家書,除了一些老調常談的長輩話語,末尾還有句,“你這先生,學問一般,不過秀才功名,多半是真的,字不錯。”
而下邊那張紙,就是貨真價實的銀票了,足足百兩。
秀才笑得合不攏嘴。一旁少年笑容燦爛。
在那之后,秀才好不容易又攢下些銀子,之前在義塾擔任教書先生的窮書生,家里曾經窮得只剩下些版刻粗劣的大堆藏書了,就在學生的慫恿之下,自己開設了一家門館,算是可以正式收徒授業了,從講授蒙學轉為傳道經學,這其實也是秀才自己最憧憬的事情,總跟一幫穿開襠褲的孩子每天之乎者也,不是個滋味,是因為愧對一肚子圣賢學問?可拉倒吧,還不是掙錢少!
后來那些年,秀才又多收了幾個學生,四個嫡傳弟子里邊,老大一直是錢袋子,跟著秀才年月最久,老二是個混吃混喝的二愣子,老三空有一身腱子肉,也是個兜里沒錢的,飯量倒是不小,那幾年,秀才總覺得自己是被坑了,幸虧老大不知道從哪里拐了個孩子回來,聰明,靈秀,瞧著就讓人打心眼喜歡,一看就是個讀書種子,才情最高的首徒好像對科舉很排斥,脾氣還執拗,多半是期望不上,所以能不能冒出個進士老爺,就得看這個小弟子了,不偏袒他偏袒誰?
在那之后,秀才總算是過上了以往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就連自己那些文字,都版刻出書了,雖說在書肆那邊銷量一般,到最后也沒賣出幾本,但是對一個做學問的讀書人來說,等于是立言一事,都有了個著落,秀才哪敢奢望更多。
除了老三君倩,其實崔瀺,左右,齊靜春,都是這個秀才一年年看著他們從少年變成青年的。
很多年之后,秀才也變成了老秀才,終于還收了個關門弟子,陳平安。
至于什么文圣的學問,天驚地怪,鮮有其匹。什么文圣于儒家文脈,有擎天架海之功。
夸也好,罵也罷,老秀才都沒怎么當真,你們愿意夸愿意罵,都各有各的道理,反正不耽誤我當教書匠,給那幾個學生當先生。
但是老秀才唯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幾個學生受委屈,我是個秀才,就會在文廟那邊,秀才爭閑氣給你們瞧瞧。
下出過彩云局的浩然繡虎,在欺師滅祖叛出文圣一脈之后,在浩然天下藏頭藏尾,顛沛流離多年,最終選擇一個家鄉寶瓶洲的北方蠻夷之地,作為落腳點,擔任大驪國師,要將事功學問傳道一國甚至是一洲。
崔瀺當年回到寶瓶洲之后,一次都沒有回過崔氏家族。
老秀才知道為什么,崔瀺一半是愧疚,一半是憤怒。
在異鄉的大驪京城,國師崔瀺給自己的書樓,取名為人云亦云。
老秀才來到一處崔氏藏書樓的頂樓,頂樓之上還有個需要搭梯子才能上下的小閣樓。
老秀才來到窗口,望向窗外。
人見飛鳥追云,皆追之不及。
這次崔東山愿意主動請纓,要求擔任下宗宗主,是好事。
東山再起。
陳平安和小陌走出巷子,一起去往客棧。
小陌一直在仔細大量這座大驪京城。
這里就是浩然天下的一國京城,首善之地。
可能這就是當年初升心中設想的山下城池,該有的樣子。
小陌問道:“公子,如今浩然天下的十四境修士多不多?”
陳平安搖頭道:“不管是哪座天下,飛升境之上,一直就不多。”
修道之士,如果不以天下劃分,而只以人族妖族看待,就會發現十四境修士的數量寥寥,各有原因。
三教祖師的存在。
白澤的截取真名。
陳平安打算將來在那條夜航船上邊,開個迎接八方來客的酒鋪。
能否不花錢喝酒,全看各自本事。
關于下宗的名字,陳平安其實已經想了一大籮筐。
這大概就是太擅長取名的尷尬之處了。
再就是關于本命瓷的事情,得有個結果了。
反正是十四兩銀子的事。
不遠處的客棧那邊。
師父和師娘不在京城,曹木頭說是要去南薰坊那邊,去找一個在鴻臚寺當差的科舉同年敘舊,文圣老先生說要在門口那邊曬太陽等人,裴錢就獨自一人在院子里散步,是個把小門開在東南角的二進院,其實是劉老掌柜家的祖傳宅子,專門用來招待不缺銀子的貴客,比如一些來京城跑官跑門路的,畢竟這里離著意遲巷和篪兒街近,宅子分出東西廂房,當下正屋空著,曹晴朗住在東廂房那邊,裴錢就住在與之對面的西廂房。
裴錢看似散步,實則走樁,出神入化,沉肩墜肘氣到手,她已經不用刻意講究樁架本身,或是呼吸的綿長,但是每一次純粹武夫的真氣吐納,都是人身小天地內處處山河氣府的甘霖干旱、晝夜明晦之大變化。
這就像一位執掌天地的老天爺,在有意控制山河萬里的四季變遷、氣象更迭。
北俱蘆洲那趟游歷,她其實時時刻刻都在練習走樁,不愿意讓自己只是瞎逛蕩,這使得裴錢在走樁一事上,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一份獨到心得。
樁無形勢,拳有神意。
這個不低的評價,是李二給的,可不是裴錢自封的。
故而在獅子峰山上喂拳之余,李二又傳授給裴錢一門自家師傳的呼吸吐納之法,一口純粹真氣的運轉,專門用來調理筋骨血肉。
李二最后教給裴錢的拳理,極大。
樁架一起,如座座山岳巍然不動,神意一動,似條條大瀆洶涌流淌。
這就是山水相依的大好格局,只要躋身拳法之巔,走到武道盡頭,那么一位純粹武夫,就再不是什么一身拳意如神靈庇護了,而是“身即神殿,我即神明”。
這才是真正的止境頂點,正是十境氣盛、歸真兩層之后的所謂“神到”。
裴錢學得很快,一教就會,關鍵是能夠在生活起居的細微處學以致用。
所以李二才會與裴錢說句大實誠話,如果撇開心性不談,比你師父習武資質更好。
裴錢聽見了,非但沒有半點欣喜,反而心虛不已。以至于她覺得那位與師父同鄉的李二前輩,教拳喂拳的本事極高,就是說話有些不著調。
院子里邊,除了裴錢,還有個打小就憧憬江湖的少女,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氏,正是劉老掌柜的寶貝閨女,名鹿柴,小字苔米,她此刻就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腳邊擱放著臉盆抹布。
少女平時會幫著家里做些灑掃庭院屋舍、清洗晾曬被褥的瑣碎活計,從她爹那邊掙些工錢,好攢錢買那些書商私刻、泛著墨香的豪俠傳記、白話公案和志怪小說。直教少女經常感嘆一句,真是買不完的新鮮故事,怎么掙都掙不夠的銅錢!
少女無論是名字還是閨名,確實都不像是小商賈門戶里的出身。老掌柜是典型的晚來得女,既愁女兒的女紅,實在是半點不隨她娘親啊,還成天瘋瘋癲癲的,怕她嫁不出去,可一想到女兒哪天會嫁人,就又忍不住揪心。反正女兒前邊的兩個兒子,混得都挺有出息,又都孝順,加上女兒歲數到底還小,離著被那些媒婆惦念上的大姑娘歲數還遠著呢,劉老掌柜就不急了。
少女本來是打算在這邊打著休息片刻的幌子,與那個姐姐偷師學藝。
所有入住客棧的外鄉人,在柜臺那邊都是有關牒簿子的,不過少女沒有去翻,策馬揚鞭、行俠仗義的江湖兒女,做事情得正大光明。
只知道她是那個外鄉游俠、青衫劍客的嫡傳弟子。
女俠嘛,自己以后也會是的。
不過劉鹿柴見那年輕女子閉著眼睛,跟夢游差不多。
猶豫了一下,少女輕聲問道:“姐姐姓甚名甚?”
裴錢睜開眼睛說道:“鄭錢。”
少女眼神熠熠光彩,“好名字!竟然與我最仰慕的鄭大宗師同名同姓!”
江湖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那位鄭大宗師,如花似玉,身姿纖細,卻蘊藏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氣力。
還有一種江湖傳聞,更了不得,說那鄭撒錢,雖是年輕女子,卻身高一丈,孔武有力,膀大粗圓,一兩拳下去,什么妖族劍修,什么妖族武夫,皆是化作齏粉的下場。
少女像是想到了一件極有意思的事情,笑得不行,好不容易才止住笑,道:“鄭錢姐姐該不會還有個江湖化名,就叫裴錢吧?”
自家客棧離著意遲巷和篪兒街就幾步路,經常能聽到一些山上和江湖上的小道消息,還有之前那場火神廟附近的擂臺比武,又聽到了個的傳聞,那個鄭錢,竟然真名叫裴錢,來自一個叫落魄山地方,至于更多的神仙軼事、江湖趣聞,當時四周吵鬧得很,少女豎起耳朵使勁聽也聽不太真切。
賠錢?掙錢?怎么好像兩個名字,都跟錢較勁呢。
裴錢笑了笑,沒說話。
少女笑了笑,是覺得自己的這個說法有點可笑。
“鄭錢姐姐,你看過某本山水游記嗎?前些年,賣得好極了,我出手晚了,就沒買著,都要悔青腸子了。”
裴錢說道:“看過。”
師父在書里書外的山水游記,作為開山大弟子的裴錢,都看過不少。
少女好奇問道:“你這是在練拳嗎?”
“出拳容易走樁難,一個難,難在學拳先學步,再一個難,難在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裴錢繼續散步,嗯了一聲,“我師父說過,辛苦練拳兩三年,丟拳不過三兩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平泉县|
东宁县|
土默特左旗|
繁昌县|
普安县|
长丰县|
东宁县|
藁城市|
阜阳市|
鲁山县|
伊宁县|
松江区|
望奎县|
乌鲁木齐县|
从江县|
文化|
鄂伦春自治旗|
海南省|
海丰县|
金溪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台南县|
琼结县|
金沙县|
古蔺县|
四川省|
济宁市|
临潭县|
江安县|
沁阳市|
三河市|
昌宁县|
大足县|
巴林左旗|
和林格尔县|
徐闻县|
绵阳市|
岱山县|
长宁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