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瑯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思維單線條”“做事易沖動,但也果決”兩個評語,又換了一行,寫下“家眷皆無,無牽無掛”。 之后又轉向那個年輕人:“那么你呢,你叫什么?” “我,我叫陳逆直。” 年輕人顯得緊張,仿佛第一次面試一樣。 為了緩解他的緊張,周瑯扯了兩句閑話:“也是一個好名字啊,逆曲為直,撥亂反正,你父親應該是一個很正派的人。” 陳逆直沒有說話。 周瑯道:“看你的樣子,不像是活不下去的人家,為什么去婆羅洲呢?” 陳逆直長得眉清目秀,身子骨瘦弱,但是眼睛清澈,沒有普通人身上那種麻木的眼神,讓人很懷疑他甚至讀過書。 陳逆直道:“是家兄送小人去的。前年家父死后,家兄說南洋是個好去處,說托了人,送我去學做生意,把我送上了船。誰料——” 說到這里,杜仲的眼眶開始發紅了。 果然下南洋的人,每人背后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但大多數都是那種窮的要賣兒賣女,陳逆直這種牽扯到富家家門內斗的,倒是少有。 周瑯嘆道:“就沒人給你說話嗎?你母親呢,族里的長輩呢?” 問道這里,陳逆直下意識的沉默了片刻。 最后很小聲的說道:“我母親是小妾。” 周瑯了解了,雖然明清法律規定,不管長幼嫡庶,都有平分家產的權力,甚至連私生子都有繼承正常男丁一半家產的權力,目的是為了防止民間富戶過大,鼓勵大家分家,可實際上,宗族有宗族自己的家法,許多家族是嫡子分家產,別說丫頭生的私生子了,就是小妾生的男丁在有的地方都分不到,而且還沒處說理去。同樣,女人也沒有資格繼承財產,有人研究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所以一直寄居賈家,是因為林黛玉在林家分不到任何家產,因為她是個女兒,他父親林如海死后,家產一定會歸于侄子門。所以愛女心切的林如海將女兒送到賈家,然后通過轉移財產的方式,讓賈家幫林黛玉保留一份財產。 陳逆直雖然是小妾所生,是一個庶子,但法律上他跟嫡子擁有相通的分家權力,誰想到卻被長兄騙到了南洋當苦力,至于他為什么沒有被賣到黑礦井當苦力,而是去了婆羅洲淘金就不得而知了。 周瑯問道這里,也不再多問,因為陳逆直已經嗚咽起來,聲聲念叨“母親”!顯然在為他的母親擔憂,他一個家族男丁都受到如此對待,想他母親一個女人,孤苦伶仃,又沒有了兒子保護,處境必然更加艱難。 周瑯在陳逆直的評價下寫下了,“家族庶子,自幼受欺,性格懦弱”“心理有缺陷,容易走極端,承壓能力差”,又在家庭關系上寫著,“母親尚在,牽掛母親”。 問完這兩個人之后,周瑯再次走出中堂,再次忽悠工人們。 “我知道大家擔心什么,你們放心,你們在這里跟官兵打仗,沒人會知道的。就好像你們下了南洋,誰會在乎,只要你們拿著大把的銀子回去,誰會管你們的錢是從哪里來的。” 他完全將趙文的想法說了出來。 果然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討論,是啊,他們在這里打仗,跟他們下南洋一樣,官府都是不準的,可官府不知道,誰會管呢。 終于有人站了出來,這種有錢賺,最后還能洗白的事情,他們還是愿意干的,至于殺人和被殺的問題,這些人不考慮了,下南洋的人誰不是抱著拿命換錢的想法。 這也是周瑯為什么讓謝清高在南洋能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的原因,他知道相比在國內忍受困苦饑寒都不愿意出去闖蕩的人來說,下南洋這些人無疑是這個時代中國社會底層最具有冒險精神的一群人。 同時這些人又都是生活困苦,對改變自身處境充滿了渴望,對社會不公最有怨言的人,如果要忽悠人跟著自己造反,連這些人是最好的選擇,換句話說,如果連這些人都忽悠不來的話,那么其他人群就更難了。 于是看到有人站出來,周瑯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沒錯,欣喜的是,還不是一個人站出來,而是兩個,三個,一個又一個,最后呼啦啦總共站出來了三十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