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同之前一樣,周瑯將這三十個人叫進中堂,一個一個問話,寫上他們的基本情況。 三十個人的檔案編完后,走出來已經到了午后,時間過的真是快。 但周瑯并沒有中斷,別看他優哉游哉在這里忽悠工人,好像是在浪費時間,實際上周瑯心里是很著急的,他的時間緊迫,他恨不得能馬上建立自己的直屬力量。所以直接強行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可周瑯管理團隊有自己的方式,他必須摸清楚自己的下屬的基本能力,可塑性和培養方向,這是關乎長遠發展的問題,馬虎不得,因此不管時間多么緊迫,對手下的摸底依然要進行。 “我知道大家擔心什么,有這么多錢拿,家鄉的鄉親又不會知道,官府更不會知道,為什么還不敢在這里跟官兵打仗呢。是不是害怕刀劍無眼啊,那么大家放心,你們都看到了,我手下可是有這些夷兵的,沖鋒在前的活兒肯定都是這些夷人去干。我們兄弟呢,就是跟在后面吶喊助威而已,不會真刀真槍的去打打殺殺的。” 說道這個份上了,如果還沒人動心,那就不正常了,至少放在這些下過南洋的人身上,絕對不正常,所以又有三十個人站了出來。 周瑯給這些人的評價是,想要獲得回報,卻又不愿意冒大的風險,性格多有投機取巧的成分。 即便這些人,周瑯放到籃子里也是菜,最后剩下那十七個一直沒動的工人,就真的讓周瑯失望了。 周瑯已經告訴他們,他們既有豐厚的工錢拿,又不會被官府追究,還不用直接跟官兵交鋒,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都不敢站出來,那意味著這些人根本就不愿意冒一丁點風險,刀子遞到他們手里都不敢拿著的人,確實無法忽悠他們造反啊。 可周瑯依然沒有放棄他們:“好了。既然你們不肯跟我上戰場,我也不強人所難。工錢照付,而且是一天一銀元,不過你們得干活!” 這時候留下的人中,突然一個略帶恐慌的聲音問道: “大王,活兒干完了,是不是就放我們走?”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如果說是,那么那些接受上戰場的人心里會如何想,什么危險都沒有,只是干活一天也有一個銀元,他們是不是會退縮。 周瑯沒有多做思考,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早就有了,他又不是海盜,不需要通過綁架來增加人手,同時也不是趙文猜測的那樣,即便他們拒絕了,周瑯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殺了。 所以周瑯馬上保證:“當然,等這場仗打完了,去留隨意,不但你們想走就走,就是跟我打仗的兄弟,也是想走就走,絕不強留!” 一個絕不強留讓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希望,不是一入匪窩,終生為盜的那種絕望。 可到時候他們真的會走嗎? 就連海盜組織都能持久存在,那些被綁架上了船的漁民,過上一段時間之后,也就成了真的海盜,海盜組織都有這種對成員持久的約束力,周瑯自信他管理人員的能力,比那些海盜首領要強的不止一點半點。 他有信心把他的團隊越帶越大。 人員招募完畢之后,就是進行建立組織機構了。 總共六十三人,前三個人是在周瑯沒有告訴他們身份不會暴露,而是直接告訴他們是造反的前提下加入的,這三人的反抗精神顯然更強,趙文或者是因為更聰明,看的透徹,但誰敢說八十個人中,就沒有其他人看的透徹呢,甚至最后拒絕的人中,都又看透的。 因此這三人的冒險精神,反抗精神都比其他人要高一些,至少目前表現出來的更高。 中間站出來的三十個人,是周瑯告訴他們他們在這里的一切行為不會被家鄉父老知道,更不會被家鄉官府知道的情況下才答應幫周瑯打仗的,這三十人算是好的,至少他們心中有了上戰場的覺悟,只要不讓他們在這里做的事情,變成造反就行。這群人是可以冒更大的風險,但只要這風險不讓他們沒有退路就愿意去做。 最后站出來的三十個人,是周瑯保證不會讓他們沖在前面后站出來的,這些人可以接受一定的風險,或者是因為膽怯,或者是因為奸猾,想得到更多想付出更少。這些人真的上了戰場,一定會抱著優先保命的私心,當逃兵的幾率比沖鋒的幾率更高。 所以周瑯寄予厚望的只有中間那三十個人,于是將他們分成三隊,并且任命了三個隊長,分別就是最先在造反狀態下表態的趙文、馬大雷和陳逆直三人。 最基本的組織架構搭建起來之后,接著就是對他們進行訓練了,而這個得讓科林幫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