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東印度公司這里還沒有確定的消息,周瑯卻從其他渠道弄到了需要的機器設備。 引入現代紡織業,周瑯是當作戰略來執行的,因為絕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英國自不用說,工業革命幾乎就是紡織業革命,后來的法國、美國、日本都是如此,就連身處歐洲內陸山區的瑞士,竟然都是以紡織業開始工業革命的。 為什么這個行業如此重要,因為它是第一種也是最容易成為標準化大工業生產的行業,原因是紡織品是除了糧食之外,第二重要的必需品,每個人都需要,市場就很巨大,更能支撐起大工業生產。 如此重要的產業,周瑯當然不會完全把希望放在東印度公司身上,畢竟英國有禁止出口機器的禁令,盡管這種禁令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很多國家都通過走私或者偷盜的方式竊取了紡織業技術,比如美國的工業之父斯萊特就是從英國移民的紡織技術人員,通過復制英國紡紗紡織技術,不但發了大財,還成為了美國的英雄,法國大革命之前,紡織行業中就有900多臺英國機器。 這個時代,機器行業還不可能像紡織業一樣成為大工業,即便是英國,也停留在手工業時代,所以法國、美國這些國家能夠輕易復制英國的機器,只要英國機器到了中國,周瑯相信中國工匠也能復制出來。 因為法國和美國都已經出現了大紡織業,所以這兩個國家也有生產紡織機器的能力,法國爆發了革命,本國的產業發展都中斷了,法國商船已經很難來到廣州,即便通過英國海軍的重重封鎖僥幸有商船抵達,但也未必能將整套機器送來,相比之下,美國就安全多了。 所以周瑯選擇的備案,是向美國人訂購了一套同樣的機器,聘請美國人提供技術支持,在漳州開辦一家紡織工廠。 結果去年冬天向美國商人提出的要求,今年夏天他們就完成了交易,這個效率比英國高了太多了,相比美國商人,東印度公司簡直太官僚了。 當然,美國人的速度之所以能這么快,并不是美國商人的個人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們說服了美國政府幫忙。 美國政府之所以愿意幫忙,又是因為周瑯答應美國商人,一旦工廠建好,所有棉花將由他供應。 商人當然是為了開拓自己的生意,畢竟他也不像每次來中國購買茶葉,都要拉來一箱箱銀元,這不但很危險,而且純粹是為了單項采購茶葉。可如果能打開美國向中國的棉花出口,他就可以將美國棉花賣到中國,換取中國的茶葉,這樣一來,他的單趟貿易就變成了雙向貿易,把棉花出售給中國人可以盈利,把茶葉拉回去賣給美國人還能盈利,一來一回,也許利潤就翻番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