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張勛接到袁術讓他回防的指令后,毫不猶豫地決定撤兵。

    曹豹自然是不同意的,畢竟在他看來,馬上就要攻下整個兗州的時候撤退,顯然是不明智。

    不過不同意歸不同意,他也沒辦法,人家老家都快沒了,而且已經幫他占領來大半個兗州,這個時候撤,也沒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只是該勸還是得勸勸,多爭取一點時間也是好的??上垊紫露Q心,今晚就走,兩人發生來一些爭執,不歡而散,張勛領著三萬大軍連夜撤出了兗州,大搖大擺地穿過濟陰郡,南下進攻梁國。

    張勛一走,曹操壓力就驟減。這個時候曹豹就只剩下四萬人,雖然還是比曹操的人馬多一倍,但面對老奸巨猾的曹操,曹豹這點智力以及多出來的兵力,就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黃河南岸,三月春風微撫,河岸楊柳飄蕩,兩側山巒起伏之間,數十艘小船順著河流飄下,自濮陽來到來二百里外的鄄城北面二十公里左右的黃河岸。

    后世的濮陽在黃河北岸,鄄城在黃河南岸。但漢代的黃河沒有改道,地理位置幾乎就是在后世的濮陽市區穿插過去,因此此時的濮陽與鄄城都在黃河的南岸,河岸邊蘆葦叢蕩漾,數十只小船緩緩靠岸。

    黃河波浪滔天,河面寬度最長處能達數公里。東郡地段河面雖然不像孟津地段河面最遠能達十多公里,兩岸距寬達二十多公里,但也相差不遠,從南岸望向北岸,是一眼見不到頭。

    特別是河中央地段,浪濤洶涌澎湃,如海波一般翻滾,浪花最高的時候能達到十多米,普通小船行走在其上,如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曹操的小船名字叫做露橈,也稱走舸,是漢代的一種運兵船,因為體態輕盈,往來如飛,不敢走河中央,只能走河岸邊順著水流一路向東蕩漾下去,即便如此也有兩艘船被浪花拍翻,人死船毀。

    這些北方的士兵乘坐船只顯然是遭了大罪,靠岸后大量的士兵上岸就開始兩腳酸軟無力,不斷嘔吐。

    但這也沒有辦法,兵貴神速,要想神出鬼沒,就得利用交通工具,如果順著河流徒步也不是不行,可那樣的話二百里得走三四天,時間上趕不及。

    曹豹做夢都沒有想到曹操已經親領五千大軍來到來他身后,黃河沿岸根本沒有派兵布防,他的主力都在濮陽東面,完全沒有意識到現在的濮陽已經是一座空城。

    以至于曹操輕易地從鄄城北面上岸,一邊派出斥候,一邊就地駐扎休整。

    在鄄城附近倒是有很多哨卡和士兵把守,可這些哨卡對于曹操來說形同虛設,幾乎起不到任何預警作用。

    因為曹操本來就是兗州牧,在東郡經營一年有余,不能算是根深蒂固,但還數有不錯的群眾基礎,這些哨卡早就已經被偽裝成鄉民的曹軍斥候查得一清二楚。

    藏匿于黃河南岸休整一日,等士兵恢復體力之后,曹操得到消息,曹豹軍新一批的糧草已經從廩丘出發,正在往鄄城而來。

    這批運糧的護衛士兵并不多,看似有一兩萬人,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輔兵與民夫,沒有什么戰斗力。

    曹操得知情報,大喜過望,當即決定準備進攻。

    他現在的位置是在黃河南岸,河邊秦亭附近。此地位于黃河邊,東南面約三十公里為廩丘,西南面二十余公里為鄄城,三地形成一個三角形。

    而如果從廩丘向鄄城運送糧草,實際上就相當于從三角形的右側底角往左側底角行進,而曹操的位置則是從頂角南下,直接插入來三角形底邊中央,攔截住運往鄄城的糧草。

    一個簡單的三角形圖,就能清晰地概括目前的形勢。

    曹操親領大軍,前軍由從弟曹純率領,現在的曹操當然沒有虎豹騎,可二十三歲的曹純已有大將之風,軍容整齊,訓練有素,幾乎是一路橫沖直撞,沿途摧毀來大量敵人哨卡與堡壘,為后軍開辟道路。

    短短二十余公里,在急行軍下,只用來半天就抵達,這個速度對于廩丘與鄄城的守將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曹操的軍隊已經殺入來二地之間所在的箕山一帶。

    三月下旬陽光熾烈,再過一個月就要立夏了,曹操騎在馬上,兩側山林樹木郁郁蔥蔥,陽光灑落下來,映照著他斑駁的倒影。

    不遠處的官道上,正在發生一場大戰。

    曹純的前軍成功地攔截到了徐州運往前線的糧草輜重,一輛輛馬車牛車運載著貨物,連綿數里,一眼看不到頭。

    幾乎是在晌午剛過,運糧隊準備先在箕山歇息一下,等下午再啟程的時候,埋伏在附近山林里的曹軍驟然殺出,曹純一馬當先,然后是李乾于禁呂虔等將領,帶領著麾下士兵,與敵人的運糧戰兵交戰在了一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新化县| 长丰县| 皮山县| 舒兰市| 荣成市| 北海市| 榆中县| 大厂| 巴楚县| 宝鸡市| 汤原县| 五台县| 闸北区| 偏关县| 攀枝花市| 阿克苏市| 镇雄县| 盐源县| 庐江县| 右玉县| 湟中县| 潮安县| 临海市| 治多县| 舒城县| 监利县| 平和县| 祁连县| 呼玛县| 施秉县| 邹城市| 浮山县| 文登市| 白水县| 常州市| 南召县| 定襄县| 亳州市| 南乐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