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到最后,連袁紹自己的感覺有些說不下去,聲音小了許多。 用腳指頭去想都知道,別看王芬收了呂布做義子,但呂布不過是一莽夫,王芬收他只是在利用他的武力而已,怎么可能會把冀州托付給他? 袁紹能夠被選為繼承人,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是黨人一派,且年輕有為,有雄主之姿,屬于自己人當中的優質人才。若非王芬顧慮袁紹會不會再侍奉劉陔的問題,恐怕早就把冀州托付給他了。 所以當袁紹提出呂布的時候,連他自己都底氣不足,更別說王芬。 甚至都諸多公卿暗笑,覺得袁紹也是糊涂了,王芬就算是再傻,也不可能將冀州偌大的基業交給一個非黨人,且還是曾經董卓集團首屈一指的大將吧。 若非呂布殺了董卓,他們連呂布都不會接納。 王芬也被袁紹的話逗笑了,擺擺手笑著說道:“呂布不過是一匹夫爾,談何能領冀州大業?” 袁紹再回頭看了眼公卿們,從荀和陳逸在內,一個個都是老一派的黨人,年紀都不小,一個個白發蒼蒼,冀州的中年一代當中,似乎還真就他袁紹一個人有能力,有威望,有才干,是最合適的人選。 看到這一幕,袁紹心里倒也安定了不少,表面上卻誠惶誠恐地道:“除此之外,紹委實不知。不過紹卻知道,公深明大義,必早有安排。袁紹愿為新主肝腦涂地,效犬馬之勞。” 見他如此表忠心,王芬暗暗點頭,今日的考驗目的也達到了,便說道:“既然如此,本初就先回去罷。這些事情,過幾日再說。” “唯!” 袁紹便退下了。 等他走后,王芬就留下了荀和陳逸以及九卿等幾名老黨人,一起聊了聊今日袁紹的表現。 眾人對他的印象都不錯,說了一些好話,王芬心里便有了數。 這邊袁紹從王芬那里出來之后,因為不確定王芬有沒有派人監視他,便只得自己回了他在鄴城的府邸。 一直等到晚上天黑的時候,許攸審配辛評荀諶郭圖等人才從后門進入他的府邸秘密議事。 府中袁紹親自出去迎接,一行人路過花園,往廳堂走,路上哈哈大笑。 “子遠、正南、公則、仲治、友若。” 袁紹高興地道:“能與你們為友,當真是我袁本初一大幸事。” 眾人進入廳堂內,分列坐下。 許攸入席之后,撫須笑道:“恭喜本初,得冀州之日,已經不遠了。” “不錯,文祖公老邁,體弱多病,恐怕這旬月之內,就會謝世,到時本初眾望所歸,必能執掌冀州爾。” “現在冀州,除了本初以外,也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文祖公雖然擔憂本初不敬天子,可也沒有別的人選,本初大可放心,除你之外,再無他人。” 諸多謀士紛紛進言,讓袁紹更加高興。 唯有審配皺起眉頭,說道:“本初取冀州易如反掌爾,唯獨那現在冀州危在旦夕,大家還是不要過于樂觀,還是想想如何應對劉玄德的進攻為妙。” “此事易爾。” 許攸眉宇間露出一道精光,說道:“等本初取了冀州,便立即廢了那劉陔,遙尊洛陽朝廷,此計便能輕易讓劉備退兵,且讓冀州短時間內無兵災之禍。等本初整合冀州兵馬,先破了那公孫瓚,解除后顧之憂,則再慢慢徐圖青州即可。” “不行。” 審配搖搖頭:“此計雖妙,可子遠卻忽略了廢帝帶來的害處。現在冀州為老一派黨人的大本營,這些人勢力盤根錯節,本初又是以黨人后進身份領冀州,若不能繼承文祖公遺志,繼續侍奉劉陔,哪怕文祖公謝世,也必然遭到荀和陳逸等這些老黨人的反撲,到時候內憂外患,才是最大的危機。” 許攸皺眉道:“那劉陔在冀州百害而無一利,不僅讓本初頭上多了一個天子,還有那群老頑固為附庸。到時候若他們借著劉陔名義,搞什么詔書四處發號施令,多為掣肘,豈不是讓本初寸步難行?” “不錯,若為人主,怎么能憑空多出掣肘,如此縛手縛腳,方為貽害也。” “可此時也不能輕動那劉陔,文祖公立他為帝,依托的是文祖公之威望。如今冀州能民心所向,皆是因文祖公十年治理,根深蒂固。若等文祖公謝世,本初繼任就立即推翻了他的政令,乃背離民心也,恐怕對于本初來說,也是一件大壞事。” “這倒也是,還是得徐徐圖之,得冀州之后,先擊退了劉備與公孫瓚的來犯,修養兩年。待那群老頑固都失勢之時,再想辦法處理劉陔的問題。”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意見都不一樣,這還沒得冀州呢,幾大謀士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分歧。 好在此時的袁紹算是有些魄力,聽了眾人的話,便打斷道:“諸公稍安勿躁,正南說得確實有理,我也是附屬黨人最終才被文祖公選為繼任冀州者,若是文祖公謝世之后,就立即翻臉,恐為世人笑我不顧舊情,狡詐復變爾,還是以后再慢慢處理這個問題,一切都待我得冀州之后,再做計較。” 聽了他的話,眾人就都不說什么了,唯有許攸有些不高興。 哼。 吾才滿腹成略在胸,袁本初竟不從之,可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