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章 內政改制-《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乾隆這種人玩了幾十年,江山還是穩如泰山,可見大大小小事務已經基本不需要由皇帝親自處理,都有各自職權部門處置。

    陳暮把制度慢慢推進到明清時期的制度,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且還是現有體制下的一種飛躍。

    同時地方公檢法,除了都察院,大理院,尉院三司以及負責監察的紀委機構以外,還另外設置了一個吏治院。

    這個機構相當于唐朝三省六部的吏部下屬機構,它的存在并不是起監察職能,而是起審查職能。官員成績干得好不好,道德水準高不高,都由他們記錄,送到中央進行審查。

    漢朝是一個高道德要求的時代,人們普遍尊敬道德水準高的人,一個人如果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和睦鄉鄰,那么這個人很容易就被推舉為孝廉做官。

    因此在順應時代的同時,陳暮也必須要求官員不僅有治理地方的才能,還要有極高的道德準則。

    如果是在唐宋以后設置這個機構,估計大概率起不了什么作用。

    官員該貪腐就貪腐,該枉法就枉法。

    但在漢朝,官員都非常注重鄉里名望,如果一個人的名望很高,像李膺那樣,被稱為天下楷模,那么走到哪里都會被人尊敬。

    像如今青州就有大儒王烈,堪稱漢末品德高尚模范典型,為人剛正不阿,公平處事,在青州名望極高,因此被陳暮推舉為青州吏治院州院長。

    他在青州,青州不管百姓還是官員,都必須注意自己的道德水準,大大提高了德治。

    正因為漢朝的特殊風氣和情況,讓陳暮才決定治理地方就用德治與法治。

    用品德約束官員和百姓,有法律來嚴懲罪犯,同時公檢法分離,剝奪縣令縣丞等對案件的一手遮天能力,防止冤假錯案,對于制度相對落后的漢朝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吏治院的最高領導由三公中的司徒兼任,東漢并沒有一個吏部機構,官員的升遷貶謫基本是靠皇帝一句話,所以設立吏部就非常有必要。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直接推翻三公九卿制度,過于激進,所以只能重新劃分職權,來間接達到這個目的。

    三公當中,太尉執掌兵權,相當于兵部,司徒執掌教化,相當于禮部,司空執掌水利建設和土木建設,相當于工部。

    而這只是名義,在實際生活當中,他們基本都是個空架子,太尉控制不了士兵,司徒管不了教化,司空也控制不了水利和土木。

    因此陳暮將他們的職權進行變更,從而讓三公有了實權。太尉不再掌控兵事,兼職御史大夫,如此一來,太尉就成為了監察院最高領導人,相當于后世******。

    司徒兼職中央吏院院長,相當于三省六部當中的吏部尚書和后世的組織部部長,控制全國官員的升遷,審查官員的政績,監督官員的道德水準。

    而司空則兼職新設立的民院院長,把將作大匠分配到他治下,相當于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管理建設、打造和戶籍。

    同時九卿的職能也進行了適當變化。

    太常原本負責祭祀,掌宗廟禮儀,現在又增加一份職能,就是原本屬于司徒的教化,相當于三省六部當中的禮部尚書以及后世的教育部部長,管國家祭祀權和全國教育事業。

    衛尉原本是統率衛士守衛宮禁之官,現在改為刑事官員,相當于三省六部的刑部尚書以及后世公安部部長。

    廷尉原本就是審判機構,所以職能不變,相當于大理寺和后世的最高法院。

    光祿勛原本為負責宮門宿衛以及總領宮內事務的大臣,相當于大內總管,現在有領導都察院的職能,負責監督地方法制。

    太仆是掌皇帝輿馬和馬政的官員,現在設置交通院,負責公路和水路建設,相當于交通部。

    大鴻臚職責不變,相當于外交部。

    少府職責強化,原本是管理皇室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現在改為全國財政機構,負責皇室財產和國庫財產,相當于財政部。

    宗正職能不變,負責全國宗室管理,但也加強了對宗室的管轄權和人事變動權。

    大司農削掉了財政職能,保留農業職能,依舊負責全國農業發展。

    這就是目前陳暮對于內政方面的改革,雖然機構和后世共和國那么細分不能相比,但也初步有了唐朝三省六部的職能,完善了國家治理層面的問題,解決了原本三公九卿過于混亂的職能機構。

    而這些僅僅只是內政,地方縣令、郡守、州牧也都被分掉了手中大量的權力,兵權、財政、刑事,現在只留下民生治理的權力,他們的最高負責人就是皇帝。

    劉備素來以民為本,所以民生治理對于他來說是一件大事,各地是不是風調雨順,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都是他關心的事情。

    因此削掉了地方官員一些職能后,就讓他們把重心都放到民生問題上,他們遇到問題就會上交到尚書臺,由尚書令進行處置,實在處置不了,最后再交由皇帝處理。

    至于兵權。

    設立元帥府,增添軍銜制度,元帥由皇帝兼任,掌管全國兵權。

    元帥這個詞在《左傳》當中就由,但它當時并不是官職專用名詞,只是表示對“將帥之長”的稱呼,有些類似于都督這個臨時職務。

    現在正式設立元帥職,職能相當于從前的太尉和大將軍,全國軍事部隊必須無條件服從元帥府的命令。

    元帥之下,設立大將軍軍銜三名,分別為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以及衛將軍,官秩為秩萬石,稍次于三公,他們組成最高軍事會議,幫助皇帝統領全國軍事。

    軍銜制度其實早在春秋就已經存在,當時已經劃分為將軍、校尉、司馬,對標的是后世將、校、尉三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垫江县| 怀宁县| 肇源县| 建始县| 克拉玛依市| 盐源县| 新宾| 冀州市| 五大连池市| 屯昌县| 墨江| 班玛县| 民和| 安平县| 安远县| 夏邑县| 荥经县| 太和县| 乌海市| 濮阳县| 云霄县| 清原| 呈贡县| 松阳县| 马公市| 美姑县| 垫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满洲里市| 民丰县| 巴青县| 通渭县| 长寿区| 南京市| 正蓝旗| 安康市| 丰台区| 大悟县| 英德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