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們山海也是啤酒大省,”這是來自古城的李長榆,“也是啤酒強省,象秦啤,幾乎包攬了建國以來啤酒評比的所有金牌,不過,秦啤不參加這次評比,大家看這次哪家啤酒廠能脫穎而出吧?” “看誰能摘取咱們省啤酒的桂冠!”來自昌灘的王雪梅笑道,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評委,******,樣子卻很是和藹。 …… 大家有說有笑地在招待所里安頓下來,十一點鐘,許長甲把大家叫到一起,先是宣布此次評比的工作紀律,然后直接宣布評比開始,下發評分表。 “還是四大指標,一是衛生指標,包括總細菌數和大腸菌群數,二是理化指標,包括原麥芽汁濃度、酒精度、雙乙酰含量,二氧化碳等……這兩大指標還是在實驗室進行。” 他看著手里的評分表,“我們十六名評委主要是進行感官指標的品評,還有啤酒的標簽標志……” 啤酒的標簽雖然圖案設計不一樣,可是大致也差不多,名稱、配方、凈含量、酒精度……產品標準代號、保質期……大約十項內容。 評委們其實主要評比的是感官指標,大致包括外觀、泡沫、香氣和口味四項。 “大家看表格的第一項,啤酒呈淡黃色或者淡黃綠色者,得分五分,如呈深黃色者,酌情扣分……” 許長甲講完評分表,又解釋此次評比的程序,采用反復進行三次暗碼品嘗打分,最后排出優質產品的名次,排名前十的獲得省優質產品證書! “初評,復評,和決賽!”一位五十多歲的評委馬上概括了許長甲的話。 中午吃過飯后簡單休息了一會兒,評比工作正式開始! 提交給評酒委員的樣品,有相同的溫度,并且是暗碼的,評委們根本不知道是哪個廠家生產的啤酒。 評酒時,樣品的組合排列也很有學問,全省這么多個樣品的評比,采用的是淘汰法,通過幾輪淘汰,選出佼佼者。 “這兩天大家會很辛苦,為了減少評委過飽和的品評工作量,每半個小時休息十分鐘……”許長甲在這處大會議臨時改成的評比現場內逡巡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