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借力復國豈如前(六)-《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當這一切消息——三晉楚齊都沒有余力干涉墨家在泗水流域擴張的消息——確定之后,沛縣上下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戰前氣氛。
一些目光敏銳的人看到滕國的姬特被帶回沛縣后,就已經覺察到墨家可能會對滕國動手。
在完成了秋收秋耕之后,義師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操練,每一天都有乒乒乓乓的響聲在野地傳出,也有不少好奇或是有意的眼睛在悄悄觀察。
數千人的沛縣義師早已超過了沛縣自身承載的極限,但是墨家的那些鐵器烈酒等產業從其余各國吸血,養出了這么一支超出沛縣承受的脫產軍隊。
超過半數的沛縣本地自耕農是這一支義師的主力,從各個大城巨邑或騙或誘惑來的無地助耕者或是流傭是補充。
墨家精銳的善用短劍和盾的備城門之士完全拆散,作為基層軍官進入到義師之中。
義師完全取消了戰車的配置,代用的是暫時只有三百人的馬鐙騎兵,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備城門精銳的老墨者。
這三百人暫時也就只能做做偵查和追擊潰軍,尚無法做到側翼迂回沖陣這樣的高難的戰術。
軍隊的編制依從古制,《詩經》中曾言“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軍師旅的軍制早已有之。
依照古制的旅五百人為一旅,不過義師的旅更接近齊制的旅,但比齊制旅的編制稍小,不足兩千人,只有千五百人。
不包括炮和騎手,整體一共有三個旅的步卒。
仿照齊制規模略縮,齊以二百人為一連隊,這里以百五十人為一個連,每個旅共有十個連。
其中八個連為長矛兵,剩余兩個都是火繩槍。
但是火繩槍的數量依舊不多,兩個連一共三百人,實則一共配備了一百五十支火槍。
每個火槍兵都有一個副手,用來在行軍中背著火槍、木叉、火藥、鉛彈等軍械,兩人一組。
戰斗中火槍兵會接手武器,副手會用短劍或是匕首進行戰斗。
一千二百人的矛手,按照二十人縱身的配置,排成一個六十人寬的方陣,前兩排的士卒全部穿戴革甲,后面的暫時無甲。
考慮到此時火繩槍質量太差,數量不足,以及騎兵還未成型還要防備敵人的戰車等等情況,只能放棄機動力增加防御力。
平時訓練,分為進攻和防御。
防御的時候,火槍手會在矛手前面十步左右的地方列陣,第一排射擊后向后撤退到后一排。
按照此時緩慢的裝填速度,如果進行防御戰,當地人靠近之后,火槍手正好完成兩輪射擊,退入到矛手的身邊,接受矛手的近身保護。
進攻的時候,火槍手會配置在矛手方陣的兩側,跟隨鼓聲前進。
三個旅各有旅帥,每個連隊也有至少兩到三名墨者,做連長或是司馬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雅江县|
塔城市|
宁夏|
同江市|
瑞丽市|
青阳县|
绥化市|
保山市|
南汇区|
嘉祥县|
秦安县|
阿荣旗|
逊克县|
双牌县|
鸡东县|
安义县|
蓬莱市|
崇义县|
民权县|
蓝山县|
沙坪坝区|
金昌市|
两当县|
太白县|
那曲县|
天全县|
江安县|
北川|
洛浦县|
济阳县|
双鸭山市|
灵璧县|
缙云县|
米林县|
东至县|
靖边县|
玉林市|
蛟河市|
昭苏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