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八章 同義-《戰(zhàn)國野心家》


    第(2/3)頁

    索盧參隨意翻看了一下那本書,看上里面還夾雜了一些泗上的數(shù)字符號,問道:“你們連這個也用一樣的?”

    對面點頭道:“仲尼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則是擇其有利于君我者而學之,不利于君我者則焚之。難道我們的做法,不能夠富國……呃……不能夠眾而治之嗎?”

    他本想說富國強兵,可之前的辯論中,索盧參全面地批判了他對天下財富總和增加只有農業(yè)的觀點,因而這個富國二字不曾說完就聲聲噎了回去。

    索盧參冷笑一聲,說道:“可你忘了,當年巨子說過,利義統(tǒng)一。義,利也。你這上下同義,就要上下同利才能讓這義可以實行下去。若無利,這義就不是義,而且不能持久?!?

    高個之人聞言,大笑道:“說得好!好一個上下同利。還是要感謝適的矛盾利益之說,我們去了秦地,那你說可以依靠的人,是哪些人?一部分人得利,另一部分人的利就要受到損害,想要變革,必須要知道誰能得利?誰的利益受損?誰能支持我們?誰能反對我們?”

    “若我們連這個也不知道,也枉為叛墨了。所以說,道理這東西,是對的,關鍵看是誰用!”

    “那你說,我們的敵人是誰?”

    索盧參淡然道:“你們遷都換地,變革法令,這敵人自然是秦地舊貴?!?

    高個之人點頭道:“沒錯,所以我們需要借助民眾的力量,來對抗那些舊貴。如你所言,要做到上下同利,才能夠上下同義,但是利只能利一部分,不能說既利舊貴、又利百姓?!?

    “所以,我們的政策,就是獎勵耕戰(zhàn),戰(zhàn)功和土地、家庭奴隸的數(shù)量有關?!?

    “如此政策之下,商人不能得利,做工多在作坊,那么民眾想要得利,只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學習文字,熟記律法,與上相同,成為官吏。”

    “另一種,就是戰(zhàn)功。公子連在魏地多年,深知晉人何以善戰(zhàn),其根源便是當年趙簡子的軍功之法?!?

    “昔年趙簡子迎戰(zhàn)三卿,戰(zhàn)前曾言: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于是軍心大振,由此而勝?!?

    “世卿貴族之下,民眾征戰(zhàn)不能得利,他們緣何要戰(zhàn)?如你們所言,他們不知道為何而戰(zhàn),又怎么能夠善戰(zhàn)?”

    “于是獎勵戰(zhàn)功,使民眾敢戰(zhàn),勇而受賞,使民眾得利,這樣就能做到上下同義,便又同利?!?

    “君上需要戰(zhàn)爭獲勝,以此得利。民眾需要戰(zhàn)爭獲勝,以此得利。雙方的利不同,但想要得利都需要戰(zhàn)勝,這就是上下同利?!?

    索盧參想了一下,便問道:“具體如何呢?獎勵什么?土地?哪有那么多開墾的土地呢?”

    對面笑道:“不是獎勵開墾過的土地。地廣人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

    “授田制下,一戶百畝已是極限。打壓商人,禁止土地買賣,那么土地本身并不能得利,必須要有人的勞動才能得利……”

    說到這,索盧參哼哼笑了一聲,正是笑這人說的“勞動才能得利”的說法,那人也知道這又是自己之前那些話的漏洞,也佯做不知,反問道:“假使一戶,給你一千畝地,你不能買賣,也沒有雇工,這一千畝地有什么用?”

    索盧參點頭道:“這個道理你不必跟我說。那對于獲得戰(zhàn)功的人,你們獎勵什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涪陵区| 壤塘县| 铜鼓县| 运城市| 稻城县| 蓬溪县| 绍兴县| 嘉峪关市| 进贤县| 隆昌县| 玉环县| 宣汉县| 高密市| 大姚县| 邢台县| 郑州市| 双流县| 延安市| 青阳县| 锡林郭勒盟| 凤山县| 新宁县| 大名县| 陇西县| 普宁市| 长汀县| 宁武县| 鹤山市| 沧州市| 保康县| 邯郸市| 茶陵县| 荔浦县| 津南区| 阜阳市| 永靖县| 长宁区| 鄂温| 长武县|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