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五章 差異-《戰(zhàn)國野心家》


    第(3/3)頁

    “各有各的利,就看怎么才能讓大家都能接受。”

    回應(yīng)了一句,便迎到吳起身邊,問了聲好,便在低頭與吳起閑談起來。

    從村社的種植、到村社作坊得利的分配;從軍役到勞役;從村社鄉(xiāng)里的學(xué)堂到十五稅一增加了許多教育、修路等稅費如今折合一番已經(jīng)算是什一稅,到村社之間的土地制度……

    吳起有意詢問,見識又廣,正可和這幾年常年學(xué)習(xí)的庶輕王說個有來有回。

    說到最后,吳起終于恍然大悟,終于明白自己之前所想的那種區(qū)別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了。

    如在西河,一家一戶,男耕女織。

    種植的粟米小麥,七分之一要繳納為賦稅,剩下的要留著吃,再剩余的才能交換一點鹽或是其余的生活必需品。

    女人在家里紡織麻線織布,作為一家的衣衫。

    自給自足,少有交換。

    就算在西河建起泗上的這些奇怪作坊,也根本賣不出去,那些豪貴之人才有幾家?

    可在這里,就這個村社,這些人借著泗水之利、借著沛邑彭城發(fā)展起來的作坊手工業(yè),以求利為先。

    甚至出現(xiàn)過有個村社在前幾年看到棉花賺錢,村社遍種棉花,然后花錢從宋國買糧繳納稅糧的事發(fā)生。

    土地不再是自給自足的必需品,而是成為了獲利得錢的一種手段,與那些作坊并無二致。

    村社里的女人少有自己織布紡紗的,因為沛邑彭城的紡織業(yè)發(fā)展迅速,分工協(xié)作,遠(yuǎn)勝于一家一戶織布的效率。這些村社女人有織布的時間,都不如去村社的作坊里撈紙換錢買布。

    現(xiàn)在村社又嫌棄糧價日賤,于是決定明年種植大片的土豆以釀酒,這樣利潤更大。這在西河,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就算西河可以這樣做,這些酒又賣給誰?

    吳起覺得,這便是泗上與其余別處種種政策不同的根源,可正如他曾思索的凡兵所起者有五:一曰爭名,二曰爭利,三曰積惡,四曰內(nèi)亂,五曰因饑一樣,他看到了表象,卻依舊沒有想清楚造成這些表象區(qū)別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延庆县| 绿春县| 凤山县| 驻马店市| 泾川县| 韶关市| 辛集市| 泊头市| 沈丘县| 柳河县| 凭祥市| 西吉县| 武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拉孜县| 乐安县| 成都市| 盱眙县| 西城区| 常州市| 广东省| 长武县| 新昌县| 牡丹江市| 治县。| 太康县| 高青县| 文成县| 新沂市| 丹东市| 珲春市| 大安市| 乌拉特前旗| 通海县| 綦江县| 长治县| 息烽县| 曲周县| 茶陵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