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罪惡貿易-《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商會的人問道:“火槍和火藥倒不是問題。交易的話……”
臨武君笑道:“交易的事,自然不用你們過臨武關,我派人去取,這不礙的。”
“一部分以糧食交易,另一部分,我征伐那些窮山凋敝之處的夷民,抓獲不少人,南海不是正缺人嗎?可以售賣這些人,抵償一千支火槍。”
按照現在的價格,大約兩個強壯年輕的人可以換一支火槍,墨家那邊不準有奴隸,只有名義上人格平等的長工,南海本土化之后本地的人都已經發了身份牌,給予了他們國民身份并且完成了土改,解放了大量的奴隸和村社農奴,充實了自耕農的人口。
但是上有政府扶植,下有新生民眾為自己而努力,很多地方便出現了用人荒,雇工成本大大增加。
這種情況下,罪惡的貿易自然而然地展開。
楚國一些邊遠地區的封君攻打那些小的聚落,抓捕人口;南海之南的更邊遠地區,城邦族群互斗,抓捕對方的人售賣;甚至還有人乘船去南海更南的一些島上抓人。
依靠自然發展,嶺南地區發展起來要等到數百年后華族南遷以致唐宋時代才能完成。
而強制發展的結果,就是處處缺人,泗上需要極多的人口充實這些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使之迅速諸夏化、泗上化。
泗上有專門的部門,專營這種貿易,一旦運來便簽訂長約,根本從事的勞作不同有數年的契約期,契約結束后發給身份牌,分發一小塊土地。
這種不擇手段的罪惡的發展方式使得南海地區短短數年間就開辟了大量的農田農莊。
一千支火槍,折算一下臨武君需要支付大約兩千到三千年輕的人口,這都是臨武君在其轄地之外的地方抓的。
楚國新征服蒼梧不久,諸多城邑都是如同星星一樣遍布在沿河地區,只有在城邑之外百里之內有著有效的統治。
其余地方都是那些戰敗的蒼梧等民藏身遷徙的地方,臨武君有自己的一支軍隊,專門就是干這個的。
而臨武所處的位置尷尬,開辟更多的土地并無太大的收益,而且需要人專門看管,又動輒逃亡,分封建制之下,臨武君所能控制的那點人手根本不足以實行有效的管轄,售賣無疑是最好的得利方法。
商會的人聞言,并不拒絕。南海和周邊的貿易,最主要的就是要原材料、金銀貴金屬、以及人口。
每販運過去一個人,數年之后都可以轉化為兵員、勞動力。
臨武君在本地抓人,人容易逃亡,而且他的管理手段實在太低,不如賣錢。
賣給泗上那邊,可以換回武器。楚人雖然曾經傲嬌地稱我乃蠻荒,可實際上還是諸夏的一部分,對于周邊地區本身就有組織力和生產力的碾壓,加上泗上售賣的火器之后更是如虎添翼,抓人捕奴大為有利可圖。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长岛县|
修文县|
闽侯县|
六枝特区|
合肥市|
舞钢市|
织金县|
平定县|
敖汉旗|
宜君县|
星座|
南皮县|
建昌县|
汤原县|
普陀区|
乐清市|
呼玛县|
南宫市|
米泉市|
乌兰浩特市|
黎平县|
仁怀市|
常德市|
防城港市|
台东市|
刚察县|
东平县|
闸北区|
黄龙县|
南漳县|
拜泉县|
阿坝县|
金华市|
峨边|
云梦县|
饶河县|
罗城|
江安县|
黔南|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