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說到熱帶雨林地區, 大家統統明白,好多水也! 因為旭日城就處在這個地區,三日二頭地下雨,非常地痛快淋漓。 楊鳳年說明了土澳東部之所以濕潤多水,是因為太平洋鼓起腮幫向著土澳吹來了一股暖濕氣流,讓土澳東部的空氣更加溫暖濕潤,降雨量也大幅度增加。 而且,土澳東部海洋中的洋流是一股暖流,這股暖流來自赤道地區,作用和西部的寒流正好相反。暖流增加了東部海洋的溫度和水蒸氣蒸發量,蒸發出的水蒸氣再借著太平洋暖濕氣流的力量來到土澳東部變成降雨,形成了濕潤地區。 有人立即問道:“這么好的氣流和明流,為什么不能進入土澳中部地區嗎?” “因為這里……”楊鳳年的教鞭重重地敲在了土澳地形圖東部的一個高地道:“這里有大分水嶺!” “沿著東部海岸線,其最北端到最南端隆起了一座長達3000多公里、最寬處接近320公里、最窄處也有160公里,平均高度達到1000多米的高大山脈,當中的一座山峰高達二千多米,是整個土澳地區的最高峰。 這座山脈就像是砌在土澳東部的一堵不透風的墻,把所有的暖濕氣流都截留在了東部沿海的狹長地帶。在山脈的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植物茂密、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而在大山的西邊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顯得格外荒涼,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場面,這座山脈就叫大分水嶺,這也是陛下金口所定!”顏常武前世是個地圖編輯,去過大分水嶺見識過那里的場面,因此他賜名這座大山脈為大分水嶺。 大家一聽,覺得陛下賜名真的是十分貼切。 大分水嶺攔截氣流的效果很明顯,山脈高峻能阻隔富含水汽的季風,在迎風坡一面降水增多,背風坡降水較少,從而造成土澳大分水嶺的東西兩側不同的降水量,一側雨水喜人,多到用不完,一側則是少得可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