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詠霖說的沒錯。 陸游通讀洪武政論之后,也是這樣認為的。。 底層民眾不掌握知識,自發的反抗除了極少數特例,基本上只能達到暴亂的程度,難以實現反壓迫和剝削的真正目的。 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給他們指出一條明路。 明路,不是原本就存在的,需要有人發現,有人指引,有人帶著他們跨越千山萬水,蕩平荊棘,然后才能走下去。 而這樣的人,往往來自上層,只有他們能學習,能獨立思考,率先發現王朝文化的虛偽之處,率先掙脫思想上的束縛,并且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然后引領民眾。 這對于個人的需求實在是太高了,幾乎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所能達到的極限。 他們原本就是受益者,原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原本就不用為生活發愁,原本就能享受奢侈的生活,快樂無邊,一點苦頭也不用吃。 可他們沒有沉溺于此,反而毅然決然走到了統治階層的對立面,轉過身子,與被壓迫者站在一起,帶著他們奮起抗爭。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于是陸游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抬起頭,看向了蘇詠霖。 “陛下就是這樣的人嗎?” “我說不是,務觀先生,你信嗎?” 陸游搖頭。 “不信,如果陛下不是這樣的人,明國也就不會是如今的樣子了。” “對,如果我不是這樣的人,明國不過就是一個稍微強一點的宋國罷了,絕對不會有如今的一切,我會讓明國強大,但是這種強大是建立在對民眾的壓迫和剝削的基礎之上的。 你會見到農民有田地可以耕種,但是絕對看不到他們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你可以看到農工老老實實做活, 但是他們身邊一定有拿著武器和鞭子的士兵在監督, 這和歷朝歷代開國之初都沒什么不同。” 蘇詠霖緩緩道:“若是不能做出改變, 我建立的國家最多也就是下一個李唐,李唐雖強,到底還是走上了歷朝歷代的老路, 我不愿意建立這樣的國家。 若然如此,我何必離開南朝?我直接在南朝考科舉當官, 做人上人, 享受榮華富貴, 不好嗎?我直接和士大夫們泛舟于西湖之上,吹著暖暖的西湖風, 不好嗎?” 陸游想著那般的場面,感覺那樣的場面異常的鮮活,仿佛直接就能從腦海里跳出來變成真的。 這太有可能出現了。 他為此長長嘆了口氣。 “陛下所思所想, 非常人也。” 蘇詠霖笑了笑。 “我有種感覺, 務觀先生, 你也是這樣的人。” “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