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德順正看得入神,耳邊卻傳來一聲低聲的詢問“爺爺,你看什么呢?看得這么入神?” 老人抬頭,看到是自己孫女,才從回憶中走了出來,老人神情有些激動“小雪,是傳說中的白湯灌湯包!我以前從老師的口中聽過,這是我老師都不會的灌湯包,白湯灌湯包!” “白湯灌湯包?”被稱為小雪的女孩,甚至連這個名字都沒有聽過。 老人神色有莫名“我也就聽我師父說過幾次,說他曾經見過他的師傅做過幾次。 但是那時候他還小,而且也不是師祖的關門弟子,那時候的手藝大家看得很重的,所以師父他老人家,根本沒資格學到這個白湯灌湯包的手藝。 我也只是聽我師父說起,一開始我就奇怪,為什么要用鯽魚,原來是用來煮出白湯,原來如此....沒想到啊.....”老人有些感慨,也不知道是因為看到已經失傳的白湯灌湯包而感慨,還是因為看到自己師傅都不會的手藝而感慨。 冒著熱氣的湯,李瀟沒有等待高湯冷卻,而是在高湯中加入半勺紹興黃酒后,倒入一個扁平的四方形的鐵盤里。 直接放入冰箱,雖然,這樣會讓冰箱容易壞,但是一次兩次,問題到不是很大的,畢竟時間比較緊。 熱湯要比冷湯是要涼的更快的,放入冷藏30分鐘,取出,在放入保鮮20分鐘就可以得到白湯皮凍了。 豬皮,雞抓的膠質,豬大骨的骨髓,魚骨的骨膠,四中膠質很重的食材,足以讓白湯經過冷藏后變成皮凍了。 李瀟拿起廚刀把洗干凈豬肉切成小塊,豬肉當然是最好的細五花,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七比三,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剁碎,姜剁成泥,加入肉餡中。 加入生抽一大勺、蠔油一小勺、五香粉一克、雞精一克、鹽一克,順時針攪拌均勻。 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備用。 灌湯包的皮是死皮,也就是不用經過發酵的皮,也有人稱為死面。 特地就是薄,高筋面粉加入少量水,李瀟把手搓熱,讓手掌的溫度足夠高。 揉面也非常講究,面要反復揉,反復醒,與做扯面的和面過程相似,不過要軟些. 就是很多老人常說的“軟餃子,硬面條”。 還有最后一次醒面要抺點幾滴油去醒,這樣面皮的組織就會變得強韌,不會那么容易破損,面就可以搟的很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