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時間,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可如果這個問題能夠短時間想到辦法,他又怎么會帶著顧慮這么做。 不由的,朱元璋還是將目光放在了齊衡的身上,問道:“軍濤,你腦子轉得快,你給咱想想辦法,該怎么做?” 然而,面對朱元璋的詢問,這一次齊衡卻直接搖了搖頭,道:“無解。” 倒不是齊衡顧慮自己靠山王的身份,而是這件事本身就無解。 哪怕他是一個穿越者,但依舊無解。 即便是在現代,這樣的問題依舊無法改變。 “從古自今,這個問題就一直是困擾所有帝王的問題,不管是唐宗宋祖還是其他什么帝王明君,對于這樣一個問題,他們都只能是盡可能的去避免,無法做到完全的根除,否則那些君主又豈是糊涂之輩,會想不到這個隱患嘛?” “當然,想要根除這種隱患是無解的,但并不代表沒有其它的辦法。比如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在眼睜睜的看著藩邦越來越強大后,便下了一道推恩令,如此才免除了那封王之患。可就算是封王禍患解決了,到最后,終究還是會有其他的地方勢力威脅到皇權,最終取而代之。” “這也是為何我說封王戍邊之策本身沒有錯的原因,這些權力終究是要給到其他人的手中,至于是王侯還是其他,都是一樣。歸根結底到頭來,不管是政治、軍事、政務等等,就是兩個字,人心。” “而人心難測,又怎能想出一勞永逸的辦法。” 朱元璋皺著眉頭,聽著齊衡的話,心中品了品,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政治,無論何種手段,說到底,都是為了管束人心。 軍事,無論何種手段名頭,到頭來,也是與人心作戰。 政務,那更是為了管束黎明百姓而設立,說起來,也是在琢磨人心。 就像他搞出來的皇明祖訓,那不也是在管束那些封王者的人心嘛。 可想來想去,朱元璋覺得齊衡所說的這些都是些大命題。 隨后便道:“大的咱先不說,就說咱的這些皇兒們,如何想個辦法制約他們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