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明頗為有趣的看著劉伯溫失神的回來坐回座位上了。 心道: 古人早就有伴君如伴虎的真理名言。 代表人物大貪官和紳和大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 和紳伴的君還只是有名的好大喜功,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 乾隆,出了名的耳根軟,好糊弄。 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想盡法子伺候乾隆的和紳,打死也不想到原來他只是乾隆給兒子嘉慶帝代養(yǎng)的一頭豬,只到死前才醒悟這一點。 乾隆死后,嘉慶抄家和府, 共得白銀八億兩,換算到現(xiàn)代銀價足足有一千多億! 要知道當年清廷稅收才七千萬兩,和紳貪的錢相當于清廷十五年稅收。 這就是所謂的‘和紳跌倒,嘉慶吃飽’。 和紳最后的結(jié)局證明了乾隆并不是真的耳根軟好糊弄,他只是在給兒子養(yǎng)豬而已。 看上去似乎很聰明的樣子,然而八億兩白銀換來的是滿清后期官場全面腐化,換來的是滿清中后期一步步必然沉淪的結(jié)果。 實話實說,乾隆這操作僅僅只是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而已,是的,僅此而已。 最終帶來的是后世華夏萬萬民的百年苦難,所以才有定論說滿清不是亡于宣統(tǒng),而是亡于乾隆。根子,早在這時就已經(jīng)爛了。 話再說回來,和紳伴的還只是只有小聰明的乾隆帝。 而劉伯溫伴的卻是未來的大明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劉伯溫所面對的壓力可比和紳大太多太多了。 偏偏洪皇大帝是個真正的聰明人。 不巧的是,劉伯溫也是個聰明人。 劉伯溫此時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恐怖。 聰明人劉伯溫未來的日子,可要比和紳難過太多太多了。 也包括另一個聰明人李善長,乃至未來大明群臣。 王明想到此處時,不禁失笑的搖了搖頭。 不過,這正是有趣的所在啊! 未來的大明群臣們,包括劉伯溫,李善長都將會越來越體會伴君如伴虎的恐怖,匍匐在朱元璋腳下瑟瑟發(fā)抖。 你們都是伴君如伴虎,而我卻不怕虎…… 我還可以在一旁看你們的樂子。 哈哈哈哈……這想想,就覺得有趣呢。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