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深夜,朱元璋召見劉伯溫,劉伯溫匆匆步入大帥府,行進至朱元璋書房前的腳程路上劉伯溫在回憶著白天的過往。 首先是他發現上位躲在側堂拿著筆在記錄著小紙片, 他可以肯定,他發現上位的時候,上位也發現了他。 隨后不久,上位出現,詢問諸將意見。 果不其然,諸將分成三派,主和,主降,主戰。 其中主和者最多,主降,或者說主詐降者其次,而主戰者卻寥寥無幾,只有直性子的徐達說不怕陳友諒還有他的楞頭青外甥藍玉直言反攻陳友諒,卻引得諸將轟堂大笑,以為藍玉是在開玩笑。 劉伯溫繼續回憶著當時上位的神情,在藍玉出來說要反攻陳友諒時最為動容。 顯然,上位必然是主戰派! 事實上, 劉伯溫思前想后, 也覺得唯有主戰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主和,那是一廂情愿, 陳友諒傾國之戰而來,怎么可能和? 主降,自然是不可能,至于主詐降,那更是不可取,詐降的結果極有可能是軍心渙散不堪一戰,最終詐降變真降,那可就萬事皆休了。 后面上位又開口詢問李善長的意見,李善長萬金油般的說:“在下主和,和若不成,則主戰,戰若不勝,則退回淮西另圖再起”。 劉伯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上位當時就笑了,直言李善長這是什么都說了。 也等于什么都沒說。 當時坐在一旁的王明更是開口譏諷李善長:“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劉伯溫現在想來也覺得有趣,當時李善長被氣的吹胡子瞪眼,卻沒有半點辦法,只能哼聲低頭喝茶。 之后,上位又來問我,我當時的答復是還沒有想好。 上位是個聰明人,明白了我的潛臺詞,所以,現在我來了。 現在我要好好想想,斟酌下臺詞語句…… 劉伯溫走到書房門前,頓了頓上下看了看,整了整衣服,輕輕敲門。 “是劉先生來了吧,進來……吸溜溜,吸溜……” 劉伯溫這才推門而入,看到的是朱元璋以乞丐蹲的姿勢蹲坐在桌前,手捧著一只海碗正吸溜溜的吃著面條,半點沒了白天上位的威嚴。 這樣的朱元璋少了威嚴,卻讓人更生親切感,也更真切。 “來了,劉先生,坐……吸溜……你要不也來一碗?” “謝大帥,在下來之前已經吃過了。” “不知大帥召我來有何事啊?” 朱元璋慢慢放下手中海碗,隨手一抹嘴,笑了笑道: “先生,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今天為啥不開尊口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