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想邁入星辰大海的門檻,航空航天技術的推進,是重中之重,更是核心所在。 目前飛揚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只是涉及了最基礎的一些材料方面,在動力、高性能構件、整體制造方面尚且為零。 按周飛宇的設想,第一步肯定是搞無人飛機,而且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如此一來,這就涉及到了諸多方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材料、發動機、能源三大核心。 材料不說,這是飛揚的老本行了。 人工智能“星河”所說的鎢合金刀具,是飛揚在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更是人工智能“星河”的杰出研究成果。 不過,相比起其它材料直接應用,鎢合金刀具則是作為加工工具來使用的。 無人飛機的大量高性能構件,譬如機體、機翼、發動機葉片等等,都是需要靠加工中心來加工出來的,這不是鍛造能出來的,也不是3d打印能打印出來的。 而要加工出這些高性能構件,就必須用到先進的加工設備,一個是主體的加工中心,一個是加工工具的各種復合材料刀具。 其中,鎢合金刀具是加工工具中的主力。 在絕大部分的加工領域,鎢合金刀具都是主力,不過中高端的基本來自于國外,一個西門公司,一個四菱集團。 國內也不是沒有做這種鎢合金刀具的企業,但這些企業的產品只能說是勉強著用吧。 西門或者四菱的鎢合金刀具,同樣的材料,但制造出來后的使用效果就是要比國產的好,不管是鋒利、強度、還是韌性、壽命,都要超出一大截,以至于國內大部分的制造廠商都寧愿花更高的價錢買進口的西門和四菱產鎢合金刀具。 飛揚自然不可能去買西門或者四菱的鎢合金刀具,即便想買,四門和四菱都不會賣,所以只能自己造。 針對這種刀具,沒其他辦法,只有“試”一條道。 在沒有人工智能的情況下,國內許多機密部門都是用窮舉法,一個一個的試,試它個千次萬次,以此來制造少量的高性能刀具。 有人工智能“星河”在手,通過幾次嘗試之后,立即展開超算模擬,然后再進行驗證,如此反復嘗試下來,人工智能“星河”很快就通過“神鋼1號”進行了各種材料的復合,最后得到了全新的獨屬于飛揚的“鎢合金材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