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說前世是個隋唐歷史愛好者,但跟絕大多數愛好者一樣,楊遇安對于一個時代的脈絡,往往只能記住那些關鍵性的事件。 譬如隋滅陳之戰,譬如平陳不久復叛,然后沒多久又平定叛亂。 再后來,就是楊廣經略江南,密謀奪嫡,最終取代楊勇成為太子。 至于經略江南的過程中具體發生了什么事,他毫無印象。 “不過反過來說,既然我不記得有這么一場叛亂,甚至根本不知道蕭世略這么一個人,說明這次叛亂應該很快就被平息。” “江都作為揚州總管府所在,應該是無虞的。否則這就是重大歷史事件了,我多少會有些印象。” “至于蔣州,基于同樣邏輯,應該也是沒丟的。但過程中蔣州附近的山賊江盜會不會趁亂入城劫掠,還真不好說……” 相處近兩年,他跟陸雙那邊合作的不錯。 平日一些自己不方便采購物資,那位“大侄女”都樂意代勞,于情于理,自己都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照應一下。 “罷了,正好趁著這次亂兵,將二期計劃提上日程吧。” 稍稍回憶一番,楊遇安攤開信紙,寫下了一行字—— 團練計劃第二期——地道戰。 …… 陸雙那邊的事情因為早有計劃,楊遇安不慌不忙。 真正令他擔憂的,是對方信件中提到的一件事。 郭衍向江都請求援兵。 且說,平陳以后,隋文帝有心讓天下休養生息,所謂崤山以東,黃河以南,軍府解散,軍士解甲歸田。 師傅第五觀主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當下江南各州縣的兵馬,只夠自守。 揚州大總管府的兵馬多些,但相應地,這里也需要集結更多守備力量。 那么從哪里再摳出兵馬援助蔣州呢? 北方主力遠水救不了近火。 那么一個理所當然地選擇,便是就地征兵。 這里面還有講究。 須知這個時代,不是誰都可以當兵的。 非軍戶子弟,往往只能上戰場當役夫,運輸糧草,修路搭橋,鞍前馬后。 只有苦勞,沒有戰功。 如今江北自然是沒有幾座軍府的。 但昔日的軍府子弟還在啊。 練過《開皇六式》,對軍中事務相對熟悉。 若要應急征兵,這些人自然是首選。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