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聽他這么說,鄭旭搖頭道:“蒙學一道豈有極致可言?縱使我大唐也不敢妄說這話。” “不錯,學無止境,豈有極致一說?”孔穎達也站了出來。 這件事兒,他和鄭旭是一個意見。 蒙學,豈有極致? 其余人也是點了點頭,哪怕大明王廷的確有諸多神奇之處,但在學問一道之上,他們還真看不上。 就一群草原上莽夫,若非李承乾的緣故,有甚資格妄談學問? 王德全倒是不介意,笑道:“諸位可曾見過這三字經?” “何須見過?”鄭旭道,“蒙學一道,無出我大唐其右者!什么三字經,本官聞所未聞,也敢拿出來誆騙天下讀書人?” 鄭旭其實也不想如此,但學問是他們立身的根本,也是他們士族立身的根本,這會兒你拿學問說事,縱使只是蒙學,那他也不會輕易放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王德全不急不慢的將這幾句背誦了下來,說道,“鄭大夫,莫不是你沒聽過便是糟粕?還是說,什么學問都得經過你鄭大夫的認可才稱得上學問? 外臣雖然是商賈出身,但僅僅是這幾句,外臣聽了也是振聾發聵,為何你卻聞所未聞?是該說你無知呢?還是該說你無知呢?” 鄭旭都楞在了那里。 什么情況? 他都沒聽清楚王德全訓斥他的話,而是還沉吟在那幾句人之初、性本善里面…… 其余人也是愣住了,哪怕是李二和長孫也愣住了。 他們是什么水平? 這短短的幾句,便已經讓他們聽到很多東西。 朗朗上口不說,還句句都不離教化之道。 “這真是你們明王所作?”李二有些不敢置信地問道。 王德全答道:“的確如此,昔日殿下頭疼如何治理大明王廷的子民,便廢寢忘食的作下了這三字經,全文在這些筆記本中都有。” “快拿來于朕看看。”李二激動道。 很快,便有內侍將其拿給了李二。 其余的文武百官也是好奇地緊,最終,還是魏征厚著臉皮道:“不知能否給老夫一本看看?” “魏公請。”王德全拱手施禮道。 很快,其他人也有樣學樣,人手一本看了起來。 時不時還有人吟哦出聲。 不多時,大殿之上便是一片的人之初…… 不知過了多時,李二一拍桌案說道:“此物,當得蒙學的極致也!” “陛下所言極是。”哪怕是千古一噴的魏征也是點頭道,“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而其文不但通俗、而且順口、更是易記。文中還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甚至還夾雜著一些民間傳說,當真是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單此一舉,殿下便注定名垂千古,開蒙學之先河!” 魏征說完,不少人紛紛點頭。 這玩意兒,還真就有這個功效。 當然,比起真正的三字經,還是差了些。 為什么說真正的三字經呢? 因為這所謂的三字經,嗯,李承乾忘了太多,中間記不清楚的,還真就是他編的…… 畢竟,原版的三字經,可不止這點兒字。 而鄭旭等人聽完,頓時感覺到了不妙。 李承乾此舉,對他們士家大族而言,可是打擊不小。 要知道,他們士家大族靠的就是壟斷學問延續下來的。 李承乾這是要作甚? 開智么? 可這三字經,他們能否定么? 不能的,否定了三字經,不就是否定了他們這么多年的學問。 而就在這時,有人驚訝地發現:“這居然是印刷體?” 他這么一說,眾人也是一愣,這才看向自己手中的筆記本,一瞬間,眾人都呆住了。 尤其是鄭旭等人,更是呆若木雞。 “此筆記本售價幾何?”有人問道。 這個問題很關鍵。 甚至,關系到了士族的生死存亡! 眾人都看向了王德全,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這是賀禮,乃大明王廷進獻于大唐的賀禮。”王德全神秘一笑道。 心里卻是冷笑,你們也有害怕的時候? /91/91421/3123799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