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足足百萬石糧食,一把大火就獻給了祝融,他心不安! 這是會遭雷劈的! 當日,王侍郎提出的法子便是火燒糧鋪! 只不過,他們的家族做得更狠,更絕! 燒一個糧鋪還不能讓朝堂上重視,所以他們一口氣燒了百萬石糧食! 這百萬石糧食,價值數萬貫,可他們說燒就燒了! 僅僅只是為了反擊而已! 這世道是真的瘋了…… 當然,這也看出了他們的急迫。 李承乾的廉價紙張和他們不明白的印刷技術,是真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 他們要反擊,要遏制糧食的出口,要讓李承乾的大明王廷舉步維艱。 相比起他們賴以生存的根,這價值數萬貫的百萬石糧食,燒了也就燒了。 其實對他們來說,這點兒損失真不算啥,數十家,一家也就承擔個幾千貫罷了,他們承受得起。 但大明王廷可承受得起斷糧的沖擊? 王家,王侍郎痛飲三大杯,他笑了。 就算遭天譴又如何,他們該反擊了,一直被李承乾牽著鼻子走的日子,他受夠了! “來人,本官要上奏!”王侍郎大喝一聲,借著酒勁,洋洋灑灑千余字,揮筆而成。 這一夜,長安城無數人都在等著大火的熄滅。 這一夜,長安城無數人都在揮筆疾書。 這一夜,長安城無數人都在擔心明日的糧價…… 到了天光大亮之時,大火終于被遏制住了,但也僅僅只是被遏制,并沒有撲滅。 宵禁結束之后,無數人便奔著大火的方向而去,有人拿盆,有人提桶,大家都在努力的撲滅這場無妄之災。 而今天,大朝會。 無數人的袖籠之中都揣著奏章。 昨夜一場大火,他們都有話說。 龍椅之上,李二略顯困乏,昨夜他也沒休息好。 “陛下,微臣有奏。”房玄齡開口道。 李二點了點頭。 房玄齡道:“昨夜祝融來犯,燒毀了長安城最大的糧鋪,老百姓人心惶惶,恐有商人借機趁勢抬高糧價,造成民亂,微臣建議開常平倉以平糧價,同時從各地調糧入京?!? 作為當朝仆射,房玄齡是相當合格的。 在昨夜大火初起之時,他便在思量對策。 雖然說一場大火燒掉了不少糧食,但對如今的大唐來說,百萬石糧食尚且做不到傷筋動骨,要知道,就單以長安來說,一年消耗的糧食超過數百萬石。 唯一值得擔憂的,便是暫且的糧食短缺,會造成長安城老百姓的恐慌,畢竟大家都餓怕了……再有一個,就是得提防黑心商人趁勢抬高糧價,造成民亂。 很顯然,這兩點,房玄齡都顧慮到了。 李二點了點頭,房玄齡的對策是沒問題的,當下便允了。 “陛下,微臣有奏?!备?,蕭瑀也站了出來說道。 李二示意他繼續。 蕭瑀道:“微臣請求嚴查昨夜糧鋪走水一事,百萬石糧食毀之一炬,縱使那不是朝廷的,但也是大唐的!” “臣附議?!蔽赫鞒霭嗟?。 跟著,孔穎達也站了出來:“微臣附議。” 一想到百萬石糧食毀之一炬,眾人就心痛難忍。 那可是糧食啊! 能活多少人的命? 李二點了點頭,道:“此事便交由長安縣去辦?!? 查肯定要查的,就算他們不說,李二也要查。 百萬石糧食毀之一炬,他李二就不心疼? 蕭瑀有句話說的沒錯,就算不是朝廷的,那也是大唐的! “陛下,微臣有奏。”恰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此人便是未來的一代名相,馬周。 而剛剛要站出來的王侍郎等人,見狀又縮了回去。 得到李二示意后,馬周說道:“微臣請嚴查商賈,如今大唐商賈逐利而忘義,更有甚者將糧食運出大唐之境,販賣他國牟取暴利,此風不可漲!此行不可鼓! 往日微臣倒也不覺其中厲害,但昨夜祝融來犯,毀我大唐百萬石糧食,雖為天災,可區區天災,就讓我長安百姓惶惶不安,究其原因,還是糧食。 雖說這兩年大唐風調雨順,但也并非是家家戶戶皆有余糧,豈可再放任商賈將糧食販賣他國,真要到了國朝危難之際,又當如何應對? 畢竟,天災難測。 而且大唐的子民尚且沒有豐衣足食,豈有余糧可販賣他國。 還望陛下嚴查!” 對于馬周這人,李二還是知曉的,乃是常何舉薦,確有其才這才入仕。 而且此人出身貧寒,平日里最是憂慮百姓之疾苦。 當即,李二便點了點頭。 這事兒其實也有意思,也就是說這話的是馬周,李二知其心意。要是剛剛王侍郎他們搶在前面說這話,那李二就又得多想了。 沒辦法,每個人的訴求不一樣,哪怕說同樣的話,目的也不一樣。 馬周說這話,那就叫為國為民,王侍郎等人開口,呵呵,那必有私心。 而王侍郎等人一聽,當即一喜,也是出班道:“微臣附議!商賈見利而忘義,卻有不妥,微臣認為,當暫且關了商道,先清查一遍后,再決定是否重開商道?!? 他比馬周更狠,馬周只是想為大唐留住更多的糧食,他一開口,連商道都給你斷了。 但大家誰不知道,真正有門路的人,誰在乎關不關閉商道?。? 聽他這么一說,李二懂了。 這把火別是你們放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