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李二還是有些懷疑。 百萬石糧食,數萬貫錢財,這些守財奴有這么大的魄力? 他說這些家伙是守財奴其實也不是張口就來,就這些人家里,誰家沒有藏著大量的銅錢,每年還得專門挑一個日子,在夜里偷偷摸摸的清洗一番? 這不是守財奴是什么? 不過他還是小看了李承乾給他們制造的壓力。 真當到了士族大廈將傾之際,莫說數萬貫錢財,數十萬貫錢財也挽救不了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 “陛下,微臣附議。”就在李二沉吟之際,崔御史也站了出來。 不多時,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 這其中有寒門官員,也有士族官員,包括勛貴官員也有。 昨夜的一場大火,讓他們感受到了危機。 馬周有句話沒說錯,天災難測,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的天災會在什么時候不期而遇。 大唐才是根。 哪怕大家都知道,這一條其實針對的是大明王廷,畢竟如今大唐出口糧食的地方,也只有大明王廷,但大家還是得以大唐為重。 這才是一個大唐臣子該思慮的。 在大唐的朝堂上,憂思大明王廷,那叫什么? 那叫賣國! 屁股得擺正! 不管大明王廷是誰創立的,但大唐才是他們效忠的唯一對象。 “嚴查商賈理所應當,可要說到關閉商道,是不是過于緊張了?”長孫無忌說道,“如今我大唐正在重振商業,一旦關了商道,每天要損失多少賦稅,諸位可知?” “齊國公誤會了。”馬周當即說道,“下官只是建議嚴查糧食出境,并非是說關閉商道。” 馬周又不傻,糧食出境他不能忍,昨夜祝融來襲,的確讓他看到了天災難測,但他可沒有關閉商道的意思。 畢竟,商稅也是朝廷重要的收入之一。 至于說士族想關閉商道的原因,大家都懂,無非就是想禁絕廉價的紙張入境,往深一點兒說,就是想遏制大明王廷的商業發展。 可廉價的紙張對他這樣的寒門學子來說,就是福音。 他之前之所以對糧食出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便是因為這大明王廷的廉價紙張,真的造福了他這樣的寒門學子。 而且,那個時候他也覺得大唐又不是沒糧食,賣點就賣點兒好了。 可昨晚的事,讓他意識到,大唐還沒有達到能抵御一切危機的時候,也就是那時候,他才意識到,大明王廷一日不歸唐,那便只是大明王廷! 至于長孫無忌為什么會站出來,那就比較有意思了。 你們想禁絕大明王廷的糧食沒關系,他也不在意,可你想關了兩國的商道,那他就在意了,要知道,他長孫家如今已經成了整個大唐最大的紙張供應商,不說別的,單單紙張而言,他長孫家每年獲利何止萬貫? 你斷我財路,我當然不干了。 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是圍繞著利益罷了。 跟著,又有很多人跳出來反駁關閉商道,開玩笑,大家都有利可圖,你這一下子,是要讓大家一起回到以前窮得叮當響的時候? 這他媽誰干? 其中,還有剛剛站出來的那些勛貴官員,馬上也意識到了問題,剛剛覺得馬周說得有理,又聽王侍郎是附議,倒是忽略了他后面的話,當即,便有人站了出來,說道:“對,吾等附議的是嚴查糧食出境,關閉商道,咱不同意!” 他們有些人雖然還沒在這里面獲益,但大家都是一個團體,可不能互相拆臺。 李二笑道:“商道就不用關閉了,畢竟此番事情,與此無關。” 士族官員見狀,也知道關閉商道是行不通了。 畢竟這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雖說大家都有門路,但有些事情,不是有門路就能行的。 就比如紙張,勛貴家誰還沒門路啊? 可那玩意兒走的是量,都關閉商道了,你們還能將紙張賣的滿大唐都是,這是打誰的臉? 所以說,這門路,有還不如沒有…… 不過禁絕了糧食出境,大明王廷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這一點兒大家都清楚。 大明王廷如今就靠著大唐的糧食過日子了,這么一來,搞不好發展得停滯,最壞的結果,甚至可能發展成昔日的吐谷渾,靠劫掠四周過日子。 這對于大明王廷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而就在這時,李二卻是笑了笑:“最好這次的祝融是天災,若是讓朕查出來是人禍,定是不饒。” 他也慢慢回過味兒來了,這仿佛是專門針對李承乾的一個陰謀。 其實,對于眾人針對李承乾,他真不在意,可要是用這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針對李承乾,那他就不能忍。 那可是糧食啊,是多少人活命的根本! 眾人一聽,心里也是一愣。 別不是真的人禍吧? 哪怕長孫無忌這種缺德帶冒煙的都忍不住看了士族那些人兩眼,真要是你們干的,那可就太缺德了。 而魏征更是說道:“若是查出此乃人禍,當誅之!” 魏征這人其實很少說這樣的狠話,但事關糧食,他是不能忍。 別說是士族,就是他兒子干了這事兒,他都忍不了! 真要說起來,魏征其實也算士族的一份子。 但這并不妨礙他要求嚴查。 百萬石糧食啊,想想他的心頭都在滴血! “若是人禍,當誅之!”作為始作俑者的王侍郎,當即表態道。 臉皮嘛,他也挺厚的! 而隨著大朝會結束,整個長安城都忙碌了起來。 這一場大火,震動了整個朝堂! /91/91421/31238002.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