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完,李淵抬起了頭,看了看略顯昏暗的天空。 武士彟仔細的回味了一下李淵說的話,當下也不再多言。 下完了這盤棋,武士彟便起身告辭。 等武士彟離開后,又有內侍來報。 趙王李元景求見。 聽到是他來了,李淵便讓人將其帶到了自己書房,自己也起身回到了書房。 書房中,李元景躬身施禮問安。 李淵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問道:“伱皇兄同意你更換封地了?” “回阿耶,就在剛剛,皇兄答應將兒臣的封地更換到了河州。”李元景笑道。 “你想好了?”李淵又問道,“此番西去,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當初高明能成事,一是因為其身份,二是因為其能力,你有什么?” 李元景聞言,立馬站起身道:“兒臣雖然在諸多方面不及高明。”說到這里,他四處看了看,李淵點了點頭,示意書房里沒有外人,他這才繼續道,“但兒臣尚有一顆進取之心,也定能……” 李元景說了很多,姑且不論有沒有實際的作用,至少聽在李淵的耳朵里,很是受用。 待他說完,李淵起身從身后的書架上拿出了一本書,書里面夾著幾封沒寫完的信,然后又坐了回去,將信寫完。 不多時,他又將幾封信遞給了李元景,道:“父皇能給你的助力就這些了,若是到了事不可為的時候,就回來吧。 縱使被你皇兄圈禁一生,總好過于客死他鄉。” 說著,李淵也閉上了眼睛。 他其實不知道自己這么做是對是錯。 但他還是想試試,或者說,他還是有些不甘。 若是李二此番真的徹底攻下了高句麗,完成了金甌無缺的遺憾,那自己也就徹底被自己兒子給超越了。 這是他不愿意接受的。 李元景一看到信里面的內容,當即也是大吃一驚,但他知道,有了這些信,他此行成功的把握就要更大一些。 一想到未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他就止不住的一陣激動。 “去吧,明天就去吧,如今時局變化不斷,要想借用如今的時局成事,就要占得先機。”李淵沒睜眼,靠在椅子上,慵懶的擺了擺手道,“如果能為你的那些兄弟找到另外一條路,父皇會因你而驕傲的。” “兒臣謝過父皇。”李元景躬身施禮后,這才告退。 出了大安宮的李元景這才難以抑制地笑了出來。 李淵啊,還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一筆,他發了! 太極宮中,長孫這會兒正在跟李二置氣。 雖然長孫從來沒有插手過朝政,但在后宮,長孫還是很有威勢的。 后宮的事,李二都插不上手。 至于長孫跟李二置氣的原因也簡單。 就是李二將李承乾放在了一個極度危險的境地,這讓長孫不想搭理李二。 原本程咬金他們的作用就是牽制吐谷渾,結果這下倒好,李二不但把程咬金他們調走了,甚至把原本的駐兵都抽調一半走了,長孫不氣才怪。 “行了,真沒你想得那么嚴重。”李二下了朝便來尋長孫,這家伙也是個臉皮厚的,見長孫故意背過身去,就硬湊了上去,“你啊,還是把高明想得太簡單了,你信不信,就這會兒,高明指不定怎么感謝朕呢。” 也就李承乾不在場,李承乾要是這會兒也在這里,他是真的會謝的,連祖宗十八代一起謝…… “那他可得好好感謝感謝陛下!”長孫也是一臉不悅地說道,只是這話吧,聽起來可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李二也不惱,畢竟關心則亂嘛,當下笑著解釋道:“說了你也不懂,就慕容伏允那老匹夫,還以為高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鞏固太子之位,那只是他們那些庸才的想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高明啊,一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拿下吐谷渾,這樣,他才能徹底的在那片土地上立足。 別說慕容伏允,房玄齡還有你兄長他們夠聰明了吧? 但他們其實也不懂,這是帝王之心。 朕還準備等以后再教他,沒想到這小子自己居然悟出來了。 這樣優秀的兒子,你有什么不高興的?” 聽李二說這是帝王之心,長孫倒是松了口氣,她就怕這是李二容不下李承乾了,所以最近一直悶悶不樂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