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郎的意思是這事兒是你和高明商量好的?”長孫問了一句。 若是如此的話,她確實沒啥好擔心的。 不過李二卻是搖了搖頭:“那倒不是,這是默契,放心好了,高明會利用好這次機會的。 而且,你以為就我對高明有信心么? 他那阿祖,也對這家伙信心十足,就在剛剛,元景就來找朕,說是要把封地換到河州,你以為是為了什么? 如果沒有父皇的指點,誰信???” “元景要把封地換到河州?”這話讓長孫頓時就愣住了,她是真不知道。 李二笑道:“想不到吧?河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換做以往,真要把誰的封地放在河州,這些家伙還不得吵翻天,結果現在呢,他們自己主動就朝著那邊跑了去。 為什么,不就是看到了高明在那里創造了奇跡么? 可他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奇跡之所以叫奇跡,那是會常人所不會,能常人所不能,忍常人所不忍! 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那才叫奇跡! 你以為高明一手打造的大明為什么有今天這般盛景,單單只是因為他是大唐太子么? 荒謬! 真正讓大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可不單單是高明的太子身份?!? 說到這個,李二也是無奈的笑了笑。 哪怕是對于他來說,大明的成功,他都沒能徹底搞明白,“所以說,想要復制高明的成功,哪兒有他們想的那么簡單?” 長孫笑了笑,道:“高明這孩子,打小就聰慧,自然不是誰都可以比擬的?!? 對于一個女人而言,夸誰都不如夸她的孩子。 李二也明白這個道理,當下也是把長孫哄得團團轉。 但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說到底,這是他們父子的爭鋒,甚至是他和李淵還有高明三代人的爭鋒,哪怕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老子,他也不想在這件事里落了下風。 爭斗一旦開始,只有輸贏,哪兒有父子? …… 而在澆河郡,慕容孝雋回到了高昌王府后,當下就召集了自己的部將,先是將當下的情況跟眾人講解了一番后,就閉口不言了。 其實,也不需要他過多的言語,大家一聽他這么說,其實就很清楚他們自身究竟是個什么處境。 當下,一群人就開始嚷嚷了起來。 直言反了慕容伏允的人,更是多不勝數。 這段時間,可把他們憋壞了。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慕容伏允。 如今,吐谷渾要揮兵南下,作為南下橋頭堡的他們,居然對此一無所知,這意味著什么大家都清楚。 再說了,慕容孝雋既然把這事兒拿出來讓大家商議,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在眾人嚷嚷了一番后,立馬有人站出來躬身施禮,道:“王爺,反了吧!再這么下去,我們澆河郡早晚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估摸著等他們集結完大軍南下之時,我們就成了他們首當其沖的攔路虎了,到時候,到底是南下對付大明還是南下對付我們,那可就不好說了啊?!? “對,末將還聽說大唐已經出兵高句麗了,所以才撤走了程咬金等人,這樣一來,恰好給了大汗機會,想來大汗揮兵南下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了,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對對對,到了這時候,大汗都沒有知會要南下的消息,想來也定是防著我們。 就算此番大汗真的只是南下收復赤水源,可大汗一旦收復了赤水源,屆時的大汗定然是民心所望,一定會攜勢對我們澆河郡下手,到時,沒有一個人會為我們求情的。” “該出手了。”又有人說道,“如今我們澆河郡的老百姓也因為各地的牧民闖進來燒殺搶掠而怨聲載道,我們要是再沒有動靜,到時我們連澆河郡的民心都沒了。” 聽完眾人的話語,慕容孝雋卻是笑道:“反是不能反的。” 一聽慕容孝雋這話,眾人頓時急了,正準備開口,慕容孝雋卻是笑道:“不管是造反還是投奔大明,對我們來說都是我們理虧。 但是不能反,不代表我們不能做些什么,你們回去后就開始集結部隊,此番,本王要帶你們——清君側! 大汗身邊有小人,作為臣子,我等豈能坐視!”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