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比賽時間是半個時辰,比賽內容是一道能作為主菜的甜口肉菜。 華夏菜系,甜口一直不是主流,在眾多咸口菜系中甜口菜占比還不到十分之一。而甜口肉菜又只占了甜口菜中的一半,還要選出能做主菜的甜口肉菜,其實能選的也就不多了。 這一切都還是后世華夏菜已經成體系的前提下,在這個時代,別說甜口肉菜了,能上桌的甜口菜兩只手就能數過來。 這就是范斐選能做主菜的甜口肉菜作為比賽內容的原因,能選出一道作為主菜的甜口肉菜,就已經證明廚子有一定的實力了。 京城人都嗜甜,這是本朝的特點,也沒人知道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坊間傳聞是年輕時的萬歷帝喜歡甜味,這個說法也是流傳最廣的,畢竟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齊王好紫衣,國中無異色。 范斐的廚子是從應天府第一食府蓮春園挖過來了,自然會一手甜口菜的。只見他非常輕松的處理著食材,閑暇之余還能扭頭去看另一邊的劉一峰。但等他看清楚劉一峰在干什么后,他臉上的表情愣住了。 華夏菜系中,其實很多天南地北的菜,基礎烹飪手法是一致的,所以后世的某東方烹飪學校教學是,都是教一種菜,因為那菜不僅是飯館最常見的菜,同時也是最能體現基礎烹飪手法的菜。 而甜口菜的基礎烹飪手法,后世總結了3大類:油炸烹汁,糖醋和蒸煮。 其中糖醋和蒸煮是唐朝就開始有的烹飪手法,而油炸烹汁是明清才發展起來的烹飪手法。 劉一峰想做的松鼠魚,就是油炸烹汁的代表菜,只不過他還加了刀工的展示。他在穿越前是苦練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松鼠魚刀工的,在老王目瞪口呆下,魚片很快就處理好了就處理好了。 10人份兩條魚就夠了,但考慮到這是比賽,松鼠魚最大的買點就是它的賣相,劉一峰一共處理了4條魚。因為他有些過于賣弄刀工了,切的很細很深,他擔心炸的時候會斷開。 果然,第一條魚毫無懸念的斷開了。劉一峰猜測是往改到好的魚肉縫隙處抹淀粉的時候用力了。第二條他動作輕了很多,讓老王一點一點的撒粉,而他盡量輕輕的拉開魚肉,讓每條改刀后的縫隙都沾上淀粉。 范斐的廚子看到的正是這一幕。 頓時,他的表情認真的許多。他看了眼自己眼前的木碗,本質上他現在在做和劉一峰一樣的事:他也在給食材裹面糊準備油炸。 油炸在明朝并沒有完全普及開,因為油炸用油太多了。所以會油炸的廚子,基本上都是有兩把刷子的,范斐的廚子不再認為劉一峰是張鈞隨便抓來的人了。 當兩邊都開始油炸的時候,劉一峰也發現了對方在和自己一樣的動作。不過比起對方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他只是有些好奇對方要做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