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六章 約戰含元殿-《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大明宮,含元殿。

    自從三年前迎接玄奘法師東歸之后,李世民就沒有再到這「含元殿」來過,而李承乾作為監國太子,平日里也自有其處理朝政的地方。

    偌大的一個「含元殿」,就如同被遺忘了一般,蟄伏在層層宮殿群之中,享受著自有的孤獨和寂寞。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新年的第一天,本是該舉朝休沐的日子,相熟之人亦會走家串戶,對長輩或親友送上新年的祝福。

    可是,今日這個新年伊始卻有些與眾不同,一大早,但凡在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都齊集在大明宮內。

    昨日皇家宗廟祭祀的事情,一夜之間就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那些沒能參與祭祀的官員,此時還在小聲地求證著事情的真實性。

    陛下要傳位給晉王殿下了,大唐要迎來它的第三任君主了!

    雖然時間走過了貞觀三十五年,事實上,李世民早在數年前就退位為太上皇了。

    即便在李世民當皇帝那些年,也有大把的時間不曾臨朝理政,而是待在李治的晉王府里。

    當然,李世民并沒有因此而荒廢朝政,橫豎有諸位良相輔佐,更有一票武力和威望并重的絕世武將鎮守八方,大唐依然穩健地向前發展著。

    「長孫大人,似乎沒有看到魏王殿下啊,這么重要的場合,他不會不來了吧?」

    時任吏部尚書的褚遂良,悄悄地湊近長孫無忌說道。

    這位褚遂良也算是唐朝重臣了,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

    隋末時期,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任通事舍人。

    歸順唐朝之后,得到李世民的重用,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如今更是身為吏部尚書,總攬大唐官員考評、晉升之事。

    「褚大人,魏王殿下到底也是陛下的嫡子,前不久被勒令在府中閉門讀書,又是多病的身子,即便是沒來參加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

    長孫無忌悠悠地說道。

    對于今天這個日子,長孫無忌已經揣摩很久了,他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天的。

    但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長孫無忌的心中還是有些五味雜陳。

    他是地地道道的從龍之臣,同李世民自幼相識,風風雨雨幾十年都是一起過來的,更是將自己嫡親的妹妹許配給了李世民。

    可以說,在這個世上,他長孫無忌才算是第一個看重李世民的人,覺得此人將來必成一番豐功偉業。

    長孫無忌的政治眼光很準,這也讓他們長孫家族享譽了數十年,在整個貞觀朝也算是首屈一指。

    可是,長孫無忌打一開始支持的人就是太子李承乾,不僅僅是親娘舅的關系,更是覺得李承乾如果上位,他自信可以再保長孫家數十年榮華富貴。

    誰曾想事與愿違,離開長安多少年的晉王李治,一回到長安竟然來了個翻天覆地的扭轉。

    這個貌似從來就沒有出現在重臣眼中,也沒在大唐任何政治、軍事領域有所建樹的皇九子,卻突然成長到了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的地步。

    李治自身的修為,「三圣母」的強大背景,晉王府那一桿人的戰力,讓長孫無忌就算是想做些什么,都無從下手了。

    數十年的謀劃,一朝落空,這幾年長孫無忌已經消沉了許多。

    除了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政務,倒是待在自己的趙國公府上,飴兒弄孫、養花垂釣、自得其樂。

    長孫無忌也在人群中尋找,他倒不是在找魏王李泰,而是在找自己的長子長孫沖。

    說起長孫沖,那可是他長孫家下一任的家主,如今四十來歲的年齡,一身修為已經超過了長

    孫無忌,達到了「玄仙」初期。

    如果拋開晉王府那幫人,長孫沖的確算是整個大唐都能夠數得著的天才人物,這些年在太子李承乾的手下做事,也逐漸穩重了許多。

    可是,長孫無忌了解自己的兒子,他的心里也有一絲不甘心。

    倒不是長孫沖同李治有多大的矛盾,說起來也都是陳年往事了,當年李治不過才八九歲而已,就算是有些不快,也只是一時意氣之爭罷了。

    長孫沖相貌堂堂,文采武功也是一時之選,又有過硬的門路,本應該憑空云鶴的,卻甘心追隨在李承乾麾下,做一些日常的瑣事。

    雖然掛著東宮舍人的身份,卻更像是一個打雜的,什么事都要替李承乾處理。

    晉王李治回來之后,心灰意冷的長孫無忌,也曾想過給自家的長子換個位置,哪怕到六部甚至到地方鍛煉一下呢。

    就算他長孫家沒有支持李治,單憑長孫沖自身的本事,將來在朝中的成就也不是差到哪里。

    ......

    「陛下駕到,百官拜迎——」

    正在諸位臣工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時候,一聲高亢且嘹亮的聲音響起,久未露面的老太監張阿難隆重登場了。

    這些年來,因為李世民常駐晉王府,日常也多是在修行之中,反而對于皇家這些禮儀性的東西淡化了許多。

    就拿這太監來講,將近二十年都沒新進過太監了,年老的被禮送出宮,就連宮女也是一樣。

    這位太監總管張阿難,手下管理的人已經不足五十人,將近一半都算是他的徒弟,多數都是「筑基」或「金丹」期的修為。

    今日的張阿難看起來卻精神了很多,連頭發都由原來的滿頭銀發,變成了現在的黑白參半。

    沒辦法,李世民將近二十年沒注意這些細節,李治壓根就不喜歡太監這個行業。

    可惜,馬上李治就要走馬上任了,按規矩總得使用些太監的,索性他親自把老太監張阿難「改造」了一番。

    原本資質不過中等之輩的張阿難,在李治十二品凈世白蓮的改造之下,愣是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玄仙」中期的修為,也勉強能夠繼續擔任太監總管的職位,也算是李治從老爹那里繼承的一項財產吧。

    「臣等恭迎陛下——」

    如此重要的場合,李世民卻沒有乘坐龍輦,反而是騎在一匹逍遙馬上,身后緊緊跟著晉王李治。

    李治的一左一右,卻是羅通和秦懷玉二人,至于魯托羅、因陀羅、小白龍、白羆等人,反而留在了晉王府上。

    即便眾人都知道,今日將是李治登基之日,這些人卻更愿意作為李治的「家臣」,而不會在大唐任職。

    「哈哈哈,走,隨朕一起到‘含元殿去——」

    來到眾臣面前,李世民竟然甩蹬離鞍下馬,自有內侍將馬匹接過去。

    李世民一手一個,把站在最前邊的房玄齡和李靖攙扶了起來,居然手拉手就要往里走。

    「陛下,老臣雖然年邁,卻還是能自己走得動的。」

    房玄齡使勁拽了拽,也沒能將自己的手抽回來。

    「哈哈哈,玄齡啊,當年文王年邁,尚且背著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如今朕卻有著‘玄仙境界,難道還不能扶著你走進‘含元殿嗎?」

    說這話的時候,李世民鄭重其事地望著房玄齡的眼睛。

    要說這房玄齡,還真是見老了,今年已經八十三歲高齡。

    關鍵是,如今的大唐幾乎人人都在修煉,這位卻似乎只對處理朝政感興趣?

    如果

    不是李世民時常從晉王府拿些好東西賜給他,八十三歲的年齡,都未必能有這么矍鑠的精神頭。

    「陛下,老臣怎敢與姜太公相提并論,能夠遇到陛下,為我大唐盡忠職守數十年,老臣死而無憾啊——」

    文臣好名,就算是房玄齡如何大公無私,如何剛正不阿,一個姜太公的類比,還是讓老頭子興奮不已。

    「房相,這里有兩枚‘火棗,也算是難得之物,就送給您和房夫人了,當能增加兩百年壽元。」

    這時候,李治從一旁走了過來,手中拿著一個精美的小盒子,悄悄地遞給了房玄齡。

    對于房玄齡,李治也欽佩的很,無論是真正的歷史上,還是現在這個世界中。

    說起這「火棗」,不得不提到李治那頑劣的兒子沉香。

    自從李治蘇醒之后,自然是要同楊嬋她們住在一起的,還時不時會把小沉香給提溜過來,美其名曰培養父子感情。

    可是,小沉香就像跟李治犯沖一般,就不喜歡跟他老爹待在一起,一個沒瞧見,就又跑到「山河社稷圖」中去了。

    強如李治,也不敢輕易追過去,別說他能不能對付里邊那些陣法,如果進去出不來,豈不被自己媳婦兒笑話了?

    而沉香這小子則不然,進入「山河社稷圖」中,就像到了自己家一般,不是楊嬋喊破了喉嚨,這小子都不帶出來的。

    這「火棗」,自然就是這小子從「山河社稷圖」中「順」出來的。

    一開始,可把「三圣母」楊嬋給嚇住了,她自然知道這里邊是有「火棗」的,那可是師尊培育的三株「火棗」樹,每個樹上也不過才結了九顆「火棗」而已。

    連她這個嫡傳的弟子都不敢亂動,沉香這小子竟然一口氣,將已經成熟的「火棗」摘了十三顆下來。

    等楊嬋和李治發現的時候,小家伙手中已經只剩下四顆了,自然是要被沒收的,還嚴令沉香千萬不可再對剩下的「火棗」下手。

    九顆「火棗」下肚,沉香也沒什么異常,無非是莫名地掌握了控火之術,更是長出了「三頭六臂」。

    同時,境界也一舉突破到了「玄仙」初期,楊嬋再想捉住他,卻要麻煩一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青冈县| 鄂尔多斯市| 布尔津县| 开封县| 荔波县| 元氏县| 利川市| 白银市| 淅川县| 增城市| 于田县| 高阳县| 大庆市| 乌拉特后旗| 金门县| 东阳市| 金山区| 滨州市| 吴旗县| 酒泉市| 拜城县| 福海县| 曲靖市| 鄢陵县| 宝清县| 奇台县| 咸宁市| 无为县| 丰镇市| 彰化市| 恩平市| 明水县| 琼结县| 轮台县| 兴业县| 平和县| 杂多县| 陆川县| 五台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