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被李治打劫來的六枚「火棗」,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各自服用了一枚,在李治的引導之下,只是增加一些修為和壽元而已。 而剩下這最后兩枚「火棗」,在今天這個場合送給房玄齡,卻是長孫無垢提出來的建議。 房玄齡于大唐勞苦功高,即便是李治接掌大唐之后,恐怕依然需要這位房相從旁輔佐。 「老臣多謝陛下,多謝晉王殿下——」 房玄齡也算是一個純臣,不曾站隊任何一名皇子,不過他對于李治,卻是由衷的佩服,數月前的月夜誅魔,老房可是親眼目睹啊。 ...... 「諸位臣工,三十五年前,朕從先皇手中繼承大統,數十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一心想帶我大唐走向人族的輝煌。」 「三十五年貞觀朝,賴諸位臣工的傾力輔佐,內安黎庶、外服蠻夷,也算對得起先皇的重托了。」 「可如今,魔族肆虐我大唐,億兆百姓仍然飽受著魔族的奴役和殺戮,朕有心殺魔、無力回天啊。」 「幸有皇九子李治,習得曠世之神通,威達天庭地府,又在數月之前,幾乎全殲進犯長安之魔族。」 「為大唐安危計,為人族福祉計,為三界蒼生計,朕今日傳位于皇九子李治,為我大唐第三代君主,百官共賀——」 宏偉壯觀的「含元殿」,李世民全程都沒有坐在龍椅之上,而是站立在那里,凜凜身軀、滔滔不絕、振聾發聵 。 「傳位、授璽、賜服——」 緊接著,又是老太監張阿難的聲音。 「陛下圣明,大唐萬歲——」 這個場面,比起昨日的宗廟祭祀更大的多,文武眾臣更是增加了兩倍不止。 「且慢——」 「啊——」 「啊——」 老太監指揮著幾名小太監,將李治引到「含元殿」一旁的偏殿去更換皇袍,自己卻親自雙手捧著「傳國玉璽」伺候在李世民身側。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沒有選擇大唐最為高貴的「大裘冕」,他覺得那套玩意太過復雜了,光穿戴起來,恐怕都要花費兩刻鐘時間。 倒是現在他身上這套「袞冕」,更加符合他的審美標準, 「袞冕,金飾,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玉簪導。 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領為升龍,織成為之也。 各為六等,龍、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紗中單,黼領,青褾、襈、裾,黻。繡龍、山、火三章,余同上。 革帶、大帶、劍、佩、綬與上同。舄加金飾。」 好吧,似乎也挺麻煩的。 張阿難的聲音剛落不久,從「大明宮」外飛來一人,一聲高喝,緊接著就有數名守衛宮闈的侍衛被來人給分尸了。 「護駕——」 看到有人闖宮,張阿難本能地大喊一聲,同時縱身擋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哈哈,阿難啊,就你這修為還來護衛朕啊?也真難為你了,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膽——」 聽到方才的聲音,李世民的眉頭一皺,他卻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斷是真的。 輪不到「含元殿」中的文武伸手呢,本就守在大殿門口的羅通和秦懷玉,一左一右將「含元殿」的殿門護得嚴嚴實實的。 「哼,兩個小輩,還不與本王閃開了,難道你們也想找死嗎?——」 來人也沒有攜帶兵刃,只是一雙手如同鷹隼的利爪一般,十個手指都向里摳摳著,滴滴答答直往下淌血。 當然,這并不是他本人的血,而是一路沖殺進來,死在他手下那些侍衛們的血。 「你是......魏王殿下?——」 看清楚了來人的樣貌,秦懷玉還是猶豫了一番,最后試探的問道。 這聲音倒是魏王李泰的聲音,而且此人也自稱本王,可是,這身形怎么差別這么大,臉上原本厚厚的肥肉也消失不見了。 「哈哈哈,正是本王,你們是羅通和秦懷玉吧?看在你們兩個也算是忠良之后的份上,給本王閃退一旁,否則要了爾等的狗命——」 這李泰,就像發了瘋一般,面目猙獰、血貫瞳仁,似乎羅通和秦懷玉若不閃開,他隨時就準備將此二人變成兩具尸體。 「老四,你這是在做什么?今日乃是父皇傳位給雉奴的日子,滿朝文武在此,容不得你在此撒野——」 不知何時,太子李承乾已經來到了「含元殿」外。 魏王李泰那么大的聲音,大殿中的人想聽不到都難,別人聽到來的是魏王李泰,都有些抹不開出面,李承乾只好無奈地站了出來。 非常時期,他這個做大哥的不出面,難道還真要他父皇親自出來嗎? 「太子?大哥?李承乾?哈哈哈,你這個窩囊廢,自己當了幾十年的太子,今日都要被小九給奪了皇位了,你居然還好意思前來訓斥于我?」 魏王李泰,還真是大變了氣質。 原本的長 相也算是中上之人,只是那三百多斤的體重,讓他整個人都失去了應有的風采。 如今模樣改變的不多,只是體重生生被減掉了一半,整個人就顯得英氣、偉岸了許多。 「老四,正如父皇所說,如今魔族肆虐,我大唐多半數的江山都淪陷于魔族之手,只有雉奴才能力挽狂瀾。」 「如果在太平盛世之時,你我二人承繼大統,或許還能夠延綿大唐國祚,可如今的局面,卻遠不是你我能夠掌控的了的。」 既然心中已經完全放下,李承乾倒是沒有什么可顧忌,心中是怎樣想的,就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在「含元殿」門口大聲說了出來。 「說得好!承乾,你也別攔著他,讓青雀那個畜生給朕滾進來——」 「含元殿」門口發生的事情,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也聽得明明白白。 出現今日這樣的場景,是他這個身為帝王的老爹最不愿意看到的。 需知,今日是「含元殿」,而三十五年前,那可是「玄武門」啊。 「陛下,老奴看魏王殿下有些不對勁,那一身氣勢似乎不在晉王殿下之下,您就這樣讓他進來......」 老太監張阿難,依然護在李世民的身前。 他也瞧的明明白白的,就算他的修為境界在李世民之下,卻仍然愿意用自己的身軀去護衛自己的主子。 「哼,他修為了得又如何,難道他青雀還敢當面弒君不成?——」 李世民當然也感覺到了魏王李泰的不同尋常,才幾個月沒見,此子怎會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就在數日之前,李世民其實還接到過「麗競門」送來的密報,說魏王李泰在魏王府中大發雷霆,不僅推倒了多處宮殿,更是殘殺了為數不少的客卿和下人。 這樣的事情,若是放在平時,少不了李世民會派人去呵斥一番,御史臺那一關都不好過。 可是,如今魏王李泰已經被勒令閉門思過了,只要他自己不跑出來搞事情,李世民輕易是不想再去為難這個兒子的。 李世民自己都說不清為什么,從內心深處就想護著這個老四,卻又知道他是一個志大才疏之人。 若在太平年月,李世民富有四海寵著他倒也沒什么,可如今這局面,不要說是李泰,就算是李世民他自己,都沒有什么把握能夠力挽狂瀾。 ...... 「兒臣李泰給父皇問安——」 李世民都發話了,李承乾自然不好再阻攔李泰。 不過,他和羅通、秦懷玉一樣,緊緊地跟在李泰的身后。 等快走到金階之時,李承乾還緊走幾步,搶在了李泰和自家父皇的中間位置。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李承乾那也是有過「奪嫡」經歷的人,他心中很是明白,為了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一旦欲望迷失了心神,親情有時候還真就不算什么。 「問安?青雀啊,朕記得下旨讓你閉門思過,今日卻為何要來到此處啊?」 看著眼前大變樣的李泰,李世民的心莫名地還是軟了下來,選擇性地略去李泰擅闖宮闈,殘殺侍衛的事實。 「父皇,兒臣本來遵守父皇旨意,在府中閉門讀書,并祈禱上天保佑父皇、母后千秋安泰。」 「卻聽下人們說,老九雉奴欲在今日奪了太子哥哥的皇位,如此不尊倫常、有損大唐之事,青雀就算是再無能,也絕不答應。」 看到站在金階之上不怒自威的李世民,多年來的積威,讓魏王李泰莫名地有些膽怯。 不過,一想到自己如今有了「太乙金仙」的修為,難道還不能奮力一搏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