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酒力不支吾-《劍來陳平安》


    第(3/3)頁

    晉青縮地山脈,重返掣紫山祠廟,果然中岳地界的那份天地異象已經消散。

    傅德充感慨不已,陸掌教與陳先生,交情果然不是一般的好。

    山神使勁抬了抬袖子,陸掌教贈送的這本道書,真沉。

    整座山神大殿,就只有山神傅德充自己不清楚,在神像背后那邊,其實就有個去而復歸的道士,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緩緩移步,年輕道士雙手握拳在身前,一邊走一邊晃動,嘴上念念有詞,希冀著山神老爺保佑小道此行萬事順遂,平平安安。

    等到陸沉悄然離開璞山,再去了一趟正陽山邊界石碑旁邊,去往青冥天下之前,還去了一趟北俱蘆洲某位女修的心扉間,夢游。

    陸沉將那頭境界修為還湊合的夢魘,信手拈來,收入袖中,這才飛升天幕,真正重返白玉京。

    在南華城內,陸沉坐在道場內,抬起胳膊,雙手扶正頭頂道冠,深呼吸一口氣。

    陸沉甚至不敢只是分出一粒心神,或是那種陰神出竅,而是以真身蹈虛,開始一場真正的逆流遠游。

    桐葉洲中部,云巖國京城外的魚鱗渡,渡口兩岸,一邊是燈紅酒綠的高樓、豪門私宅,一邊是其實也不如何物美價廉的小飯館。

    夜幕沉沉,河岸這邊客人漸稀,飯館陸續打烊了,對面反而是越來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

    一位白衣劍仙跟黃衣老者,相對而坐,要了幾樣特色小吃,點了薏酒,后者笑問道:“浩然天下的有錢人,都是夜貓子嗎?”

    難得離開渡船一趟的米裕笑道:“我又不是這邊的人,兜里也沒幾個錢,不然就請嫩道友去對岸喝花酒了。”

    嫩道人笑道:“喝花酒有什么意思,喝來喝去都是喝錢罷了,我倒是佩服書上那些進京趕考的窮書生,那才是騙人只靠嘴?!?

    米裕一笑置之。

    說來奇怪,以前在家鄉那邊,總想著女人,到了這邊,好像就沒什么想法了。

    難道真是年紀大了?

    或是真如朱老廚子所說的那個道理?

    一本書,言語質樸,故事流暢,偶有幾句妙語,就是平地起驚雷。

    如果連篇累牘,皆似花團錦簇,只知一味堆砌,反而遠遠不如一碟咸菜佐粥的滋味??创?,亦然。

    這頓酒,米裕跟嫩道人,一直喝到了天明時分。

    飯館老板當然是看在錢的份上,得了幾顆雪花錢,便回去睡覺了,反正就算那倆客人,拆了鋪子都不值一顆神仙錢。

    期間嫩道人還跑去灶房當了一回掌勺廚子,給米大劍仙炒了幾盤佐酒菜。

    這天清晨時分,李槐帶著那位頭戴冪籬、名叫韋太真的狐魅,一起來到落魄山的山門口。

    因為李槐想要走一趟蠻荒天下了,已經跟山崖書院那邊告假,山長批準了。

    主要是想著那個至今連個姓氏、名字都不知道的老瞎子,如今還在十萬大山那邊,孤零零的,雖說是稀里糊涂成了師徒,但是一想到老人獨自待在那邊,李槐就挺不是滋味的,想要去那邊看看老人。

    所以李槐這次被陳平安喊來落魄山,就是想當面說一聲。

    不管跟誰,什么關系,只要是親近的人,李槐與之分別,都會爭取與之道別。

    沒什么山上山下的,路程遠近,時日長短,終究是一場分別。

    如今落魄山的看門人,是個年紀輕的陌生道士。

    冷不丁蹦出個白發童子,自稱是落魄山的編譜官,隱官大人在劍氣長城那邊的骨鯁心腹,陳山主麾下頭一號猛將……

    李槐身邊的韋太真,她都不敢抬頭看那山門牌坊。

    妖族精怪之屬,甭管是不是蠻荒天下的,聽聞“隱官”稱號,難免都犯怵。

    何況韋太真就站在這落魄山的山腳。

    她爹,也就是那個以前在寶鏡山假冒土地公的老狐,上次見著了韋太真,老狐通過搜集山水邸報和當年一些線索,順藤摸瓜,知曉了當年那個差點就當了自己女婿的家伙,竟然就是如今寶瓶洲落魄山的陳山主,老狐那個氣啊,捶胸頓足,氣得都快七竅生煙了,“那個姓楊的王八蛋誤我,他娘的,以后等我境界高了,當了山神老爺,非要一巴掌拍死他!多大一樁姻緣啊,就因為這廝的從中作梗,就這么在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也怨你,當年不聽爹的勸,算了算了,陳山主,陳大劍仙,那樣的天大人物,我們這種小門小戶的,高攀不起,也確實不是你配得上的。唉,不對啊,男女姻緣,不一定啊,那么多的才子佳人小說,男女雙方,哪個是身份般配的!”

    一想到這個,韋太真就頭疼,她便透過冪籬薄紗,看了眼身邊的讀書人。

    一聽說那頭狐魅是元嬰境,白發童子提筆記錄的時候,明顯興致缺缺,不過好歹是個中五境,總比上五境略好幾分。

    再問李槐的境界,聽說既不是練氣士也不是武夫之后,白發童子頓時笑得合不攏嘴,跟出門沒幾步就撞大運一般!

    白發童子當然認得李槐。

    韋太真壯起膽子,怯生生道:“箜篌仙師,我家公子是書院賢人哩?!?

    白發童子收起紙筆,雙手叉腰,咧嘴笑道:“我了個乖乖隆冬,賢人啊,了不得了不得,年輕有為!”

    李槐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鉆下去。

    李槐趕緊轉移話題,“裴錢回來了嗎?”

    白發童子領著李槐去桌邊坐著,“沒呢,那姓裴的小黑炭,如今還在桐葉洲那邊忙大事?!?

    當然如今的裴錢,再不是小黑炭了。白發童子比較郁悶這個,大家一起當矮冬瓜不好嘛,非要躥個兒。

    李槐問道:“鄭叔叔呢?”

    白發童子盤腿而坐,自顧自嗑起瓜子,“成天沒卵事卵沒事的,又去找老廚子嘮嗑了唄,美其名曰切磋學問,其實就是兩條光棍在那兒葷話連篇,這兒鼓囊囊那兒圓滾滾的,沒耳朵聽哩?!?

    帶著那青衣小童,每天白看那么多場的鏡花水月,幾顆神仙錢都舍不得丟……只是家丑不可外揚,白發童子都沒臉說這茬。

    李槐是小鎮土生土長的,聽到這些內容,其實還好。

    卻把一旁那頭狐魅給臊得不行。

    姜尚真沒有跟著一起返回落魄山,而是先去了一趟長春宮,再讓魏山君幫忙,拽回了牛角山渡口那邊。

    才回落魄山,還沒走到老廚子的宅子,就發現道路上,站著一個身材修長、一身雪白長袍的女子掌律。

    姜尚真笑著抱拳,“長命掌律?!?

    長命點頭微笑道:“見過周首席。”

    姜尚真問道:“長命掌律這是?”

    長命說道:“湊巧路過?!?

    姜尚真點點頭。

    不愿意跟她多聊。

    自家落魄山中,恐怕除了山主,或多或少誰都怕她幾分。

    她突然笑瞇瞇說道:“周首席,聽說兩句話,是你形容我的,一句是‘在咱們落魄山上,我周某人最中意長命道友了’,第二句話,是‘掌律姐姐瞇眼笑,男子心肝顫三顫’?不曾想在周首席心中,我能有這般姿色,評價這么高,實屬受寵若驚了?!?

    姜尚真頭皮發麻,心知不妙,立即澄清道:“長命道友,只是兩句酒桌上的玩笑話,當不得真!”

    賈老哥嘴巴嚴實,不會讓這種事情外傳,肯定是陳靈均那個嘴欠的大爺了。

    世間財運流轉之路線,便是財路,看似虛無縹緲,實則不然,在山巔修士眼中,這條道路,是貨真價實存在著的。

    否則陳山主為何讓一位自家掌律祖師坐鎮風鳶渡船?

    若是惹惱了長命姐姐,她只需要走一遭云窟福地,就算有倪元簪的那只三足金蟾,卯足勁幫著聚攏財運,估計都遭不住。

    雖然長命的相貌,不是那種傾國傾城的姿色,不過說實話,長命姐姐身上的那種女人味,是真……少見,很少見。

    姜尚真看待世間美人,自有一套評價方式,七八個類別的加分減分,極其嚴謹。

    一百文錢,只說長命道友的姿色,大概能有八十文,但要是加上她的那幾種獨到韻味,至少是九十五文的水準!

    不過姜尚真很清楚,長命道友這般女子,是注定不會對誰動情的了。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世間所有男子的一廂情愿,都是今天的青山與夕陽,追不著,留不住。

    事已至此,姜尚真就只好用出一招用來保住自己狗頭的殺手锏了。

    在自家落魄山,接下來姜尚真竟然用上了隔絕天地的手段,“你知不知道山主知不知道一件事?”

    長命點點頭:“我知道公子早就知道但是必須用某種方式假裝自己不知道?!?

    雙方問答,說得都很繞。

    這就涉及到一種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上下兩宗頭等大事的密事了。

    觀道天地。

    將藕花福地視為一座大道循環完整有序的天地。

    例如,天地間的第一位劍修,從何而來,為何而成!

    山主如此觀道,未必能夠抓住一條清晰脈絡,但是只要成了,對陳平安而言,大道裨益極多。

    這就與玄都觀內,當時孫道長讓晏胖子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何世間只有劍修”,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這件事,外人都不能提醒陳平安。別說是拐彎抹角,旁敲側擊了,甚至連一個字都不能說。

    否則就像是旁人強行遞給陳平安一只竹籃,讓他去河邊打水撈月,注定只會白忙一場。

    所以崔東山只能在旁干著急,還不敢有與先生有任何的暗示,免得畫蛇添足。

    姜尚真松了口氣,笑道:“既然如此,如此最好!”

    青冥天下,玄都觀,收到了一封來自白玉京的飛劍傳信。

    寄信人是剛回青冥天下的陸沉,收信人則是在玄都觀煉劍的白也。

    白也看過了密信,再去通知如今就在道觀內做客的君倩,說一起回趟浩然天下,你那個小師弟,請你去趟落魄山。

    而且陸沉在信上說了,此次他們倆遠游飛升天幕,白玉京那邊不會管,不用報備了。

    劉十六笑問道:“小師弟只是喊我去,你跟著做什么,白玉京趕人了,覺得你留在這邊比較礙事?”

    白也說道:“按照陸沉的解釋,算是與浩然天下那邊做個交換,我返鄉,再換個叫小陌的劍修過來這邊一趟,讓對方做客明月皓彩,好跟那個觀主師叔敘舊。我何時返回青冥天下,那個劍修就何時返回浩然天下?!?

    白也練劍,其實很簡單,尤其是等到躋身玉璞境后,其實這才沒過多久,就已經躋身仙人。

    曾有傳世詩篇無數,其中便有一句,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先前某天觀看半池青色蓮花的白也,偶有所悟,就只是閉關片刻,一炷香功夫,便有天地異象。

    生長結發,頂浮仙人。

    走出都沒關門的屋子,白也就是一位劍仙了。

    但是躋身仙人境的練氣士,可以更換真身容貌,白也卻沒有這么做,依舊是少年姿容。

    劉十六看了眼“少年”的虎頭帽,笑問道:“怎么說?”

    白也揉了揉頭頂帽子,“好像戴習慣了?!?

    劉十六說道:“事先說好了啊,這次如果瞧見了我先生,你可不許當我面不給我先生的面子?!?

    “不當面?”

    “也得給!”

    中土白帝城。

    “兩個”同為十四境修士的鄭居中,并肩站在一處好似太虛境界中,他曾親筆描繪出一幅浩瀚無垠的星象圖。

    此外他還在這中間仿造出了一座觀千劍齋。浩然天下,劍氣長城,還有蠻荒天下,歷代劍修的本命飛劍,密密麻麻,錯亂其中。

    一人看天象,一人看劍圖。

    師父陳清流,當年獨獨不傳授劍術給他這位開山弟子。

    至于其余幾個所謂的親傳弟子,資質不足,像小弟子柳道醇,陳清流是教了都沒意義,根本學不會他的劍術,別說神似,想要達到形似的境界都很難。

    對此鄭居中并沒有任何心結,毫無芥蒂。

    傳道人不傳此道,難道當弟子的,還不會自學?

    青冥天下,一座地處偏遠的小道觀。

    因為有親戚關系的一老一少,在這道觀內相依為命,早年靠著錢財開道,好不容易混了個常駐道士的身份,就是沒有譜牒授箓,因為少年比較憊懶,所以道觀每天的打掃庭院一事,還有晨鐘暮鼓,老人就都幫少年做了。被少年稱呼為常伯的老人嘮叨得多,姓陳的少年只當耳旁風。

    夜幕里,挑燈夜讀,光亮昏黃,一個叫常庚的老人,在給那個名為陳叢的少年,詳細解釋一句,何謂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少年聽過常伯的解釋,忍不住問了一句,“常伯,這是儒家的學問吧?你教我這個,不犯忌諱?”

    老人點點頭,從盤子里捻起一顆花生米,丟入嘴里細細嚼著,咯吱作響,桌上的燈花緩緩燃燒著,老人笑道:“出自一個老秀才編寫的天論篇。至于犯不犯忌諱,只有你知我知,出了門就誰都不知道,有什么關系。”

    陳叢笑道:“只是個秀才?功名可不大唉。”

    常伯瞇眼而笑,“誰說不是呢?!?

    陳叢好奇問道:“常伯,也沒外人,跟我透個底唄,你是不是跟他認識?都是那種窮困潦倒的讀書人?”

    常伯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讓少年復述一遍那句話的意思。

    “常伯說過一句車轱轆話,千秋萬古事,消磨書聲里,那么……”

    少年滿臉笑意,開始搖頭晃腦,“何謂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且聽我細細道來……”

    老人佯裝生氣,瞪眼道:“白天站沒站相,晚上坐沒坐相,說了多少遍了,坐端正了……”

    少年可不怕這個常伯,老人的眼睛里,每每望向自己,都是那種自家長輩看待晚輩的寵愛和欣慰呢,還是那種很有出息的晚輩。

    大概這就是一天無事,親人閑坐,燈火可親吧。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兴宁市| 昭苏县| 炎陵县| 渝中区| 新津县| 勐海县| 中牟县| 沙河市| 邵东县| 海伦市| 礼泉县| 多伦县| 六枝特区| 云和县| 哈巴河县| 志丹县| 博兴县| 卓资县| 德阳市| 清原| 建阳市| 承德市| 东兰县| 手游| 九龙坡区| 叶城县| 通江县| 正宁县| 太谷县| 新乡市| 乡城县| 永平县| 台前县| 滨海县| 赣榆县| 宣城市| 昆山市| 彭州市| 南召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