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報—!” 正當二人聊天時,屋外忽然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鄭玄、管寧扭頭望去。 只聽得吱呀一聲響,房門被推開,從外面轉入書院的弟子,揖了一揖:“恩師,蔡大家有事求見,說是有關豎碑儀式。” 鄭玄細眉微蹙,輕聲詢問:“只他一人嗎?” 書院弟子恩了一聲:“沒錯。” 鄭玄這才放下心來,頷首點頭:“既如此,讓他進來吧。” 書院弟子應聲承諾。 旋即。 躬身倒著離開房間。 管寧蹙眉道:“師兄,你說蔡大家會不會是受兗州士族委托而來,畢竟他本人也是陳留人士,在兗州頗有聲望。”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胡須,緩緩搖頭:“伯喈知道我的脾氣,應該不會觸這個眉頭,或許他此番前來,真的是為豎碑儀式而來。” 管寧吐口氣,仔細思忖片刻,輕聲言道:“但愿如此。” 鄭玄擺手示意管寧一旁落座:“來,喝茶。” 二人方才坐定。 吱呀! 門被推開,蔡邕從外面轉入,隔著老遠,便拱手抱拳,滿面帶笑道:“鄭老,闊別多年,可還記得蔡伯喈否?” 鄭玄主動相迎,臉上堆滿了笑容:“堂堂飛白體蔡大家之名,鄭某如何能忘?來來來,咱們今日好生聊聊。” 蔡邕這才于賓位落座,簡單寒暄了兩句,便轉入正題道:“鄭老,實不相瞞,在下此次前來,是受邊讓所托,希望您能為豎碑儀式上的碑文作賦。” “作賦?” 鄭玄細眉微蹙,瞥了眼管寧,隨即目光又轉回蔡邕:“伯喈,如果老朽沒有記錯,為碑文作賦之事,應該是邊讓的事情,對否?” “沒錯。” 蔡邕肯定地點點頭:“當初劉郡守便是這般定的,但今時不同往日,全天下的鴻儒盡皆聚集于此,文禮實在是不敢在諸位鴻儒面前,賣弄文章。” “其實,前些天他已經把碑文準備好了,而且準備上報給劉郡守做最終的審核,但聽說鄭老來了東郡,立刻便斷了此念。” “所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