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在場的各大世家豪族,見到這八個字的時候,紛紛頷首點頭,鼓掌稱贊,七嘴八舌地熱議起來: “好一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說得實在是太好了,現在的大漢之所以淪落至此,便是少了劉郡守這樣肯為百姓干實事的人。” “是啊,若是全天下能多些劉郡守這樣的人,那么我大漢又何至于淪落至此?當真是悲哉、惜哉、痛哉。” “劉郡守真乃奇才也,其若能在廟堂述職,或許這天下會大有改觀,漢室中興便有望矣,可惜偏偏有妖邪竊據朝堂。” “......” 即便是對面的鄭玄,在看到前面這八個字時,也忍不住點了點頭,內心不由地萬干感慨,瞥向劉鑠,心中暗道: “此子雖然年輕,但為人做事頗有章法,對待局勢看得也極其透徹,他既心懷匡扶漢室之志,我鄭玄即便助他一臂之力,又有何妨?” “至于袁術、袁紹?” 此行鄭玄雖然有考察東郡的意思,但對于袁術、袁紹這兩個潛在威脅,鄭玄同樣在考察,而且已經有了結論: “這二者雖然是兄弟,但卻不能精誠團結,而是相互作難,早晚必然落敗,而且必是被夾縫中生存的劉鑠戰敗。” “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安然辦學之地,當真只剩下了東郡,若是自己的學生能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也算是對得起他們了。” 而與此同時,一旁的蔡邕同樣頷首點頭,不住地點頭稱贊:“民心不可欺,更不可棄,劉鑠此子年紀雖然不大,但卻能踐行此言,實屬難得。” 馬日磾亦是感慨萬干,長出口氣:“一年之內,便能有如此政績,的確值得稱贊,這句話在劉鑠身上,才真正得到了驗證。” “聽說此子準備在東郡辦學,想來伯喈、康成應該會助他一臂之力,我馬家同樣不可落于人后,此子值得相助。” 荀爽捏著頜下一縷胡須,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劉鑠。 其實,他最初決定來東郡的目的,不是為了參加豎碑儀式,而是想要瞧瞧,能夠被自家素有“王佐之才”美譽的荀彧看中,此人到底有何本事。 經過短短數日的走訪,以及親眼所見所感,荀爽對于劉鑠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不僅新縣發展迅速,甚至連此前的老縣,都沒有落下。 荀彧這小子...... 識人斷物的本事,果然了得。 荀爽暗自佩服的同時,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荀氏人才,再往劉鑠這里派些不可,一個荀彧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合作辦學? 此事荀爽早有耳聞,內心暗自盤算道:“若是當真有此機會,能在那樣別致的地方教學,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 荀爽還有自己的小九九:“最重要的是,若是能與康成、幼安、伯喈一起辦學,暮年生活必定是極其有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