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通往濟南國的官道上,一支延綿數里的隊伍,正在迤邐慢行。 雖說康成書院的弟子被遣散了部分,但也僅僅只是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弟子依舊愿意追隨鄭玄前往東郡。 這延綿數里長的隊伍中,很大一部分是書院的學生,年輕力壯者負責開路,中年及以上者負責在后押車。 畢竟,隨同鄭玄一起前往東郡的,不僅僅是康成書院的干余弟子,而且還有他耗盡畢生精血收集、創作的書籍,足足數十輛馬車,拉著上萬卷藏書。 隊伍浩浩蕩蕩,宛如橫亙在曠野上的一條蒼龍,如果從高空俯瞰,俊美得簡直像是一卷令人賞心悅目的山水畫。 時值晌午過后,艷陽高照,抹平了春寒料峭,帶給眾多學子絲絲暖意,彷佛一邊在踏青,一邊在趕路,卻沒有趕路的枯燥,只有踏青的喜悅。 不少書院學子純粹是以觀光旅游的心態,在朝著濟南國方向趕路,沿途的靚麗風景線,成為他們路途中的談資。 有些學子更是即興創作,吟詩作賦,附庸風雅,引得周遭眾人紛紛鼓掌稱贊;更有甚者,竟拿著地圖,開始推演行軍路上的點滴,當作了自己的實踐課程。 ......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康成書院的學子盡皆能夠自娛自樂,且能在娛樂中獲得屬于他們的不同成長,更為整個旅途增添了一份與眾不同的樂趣。 正中間一輛珠光寶氣的馬車,正隨著車流,遙遙前行,前后皆有身穿儒士袍,腰懸利劍的學子保護,他們看似胡亂的站著,但實際上卻暗含兵法軍陣,絲毫沒有懈怠。 沒錯。 這里正是鄭玄乘坐的馬車。 而此刻,鄭玄正跪坐在馬車中,仔細研讀著劉鑠的辦學細節,以及自己對于書院未來的戰略構想。 鄭玄似乎已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一手捧著章程,一手捏著白須,不時點頭稱贊,露出驚詫不已的眼神。 顯然! 即便是有著豐富閱歷的鄭玄,也不受控制般地被劉鑠跨越時代的想法震驚,尤其當中的某些觀念,竟與自己不謀而合,甚至能令自己獲得啟發,簡直不可思議。 “幼安。” 正捧著章程閱讀的鄭玄,忽然抬眸望向對座的管寧,朗聲道:“你說得沒錯,劉鑠此人非同凡響,絕對不可以常理度之。” “哦?” 管寧呷口茶,放下茶盞,面上泛起一抹淡笑:“師兄怎么忽然如此?莫非是因為劉鑠擬定的書院章程?”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白須,饒有興致地點了點頭:“沒錯!他希望在東郡創辦的書院中,不僅要有經學方面的東西,更要包含算經、三統歷、律令、格物、醫術等。” “而且,醫術方面是由皇宮太醫王陽負責主講,若是有杰出者,可以安排在醫館就醫,享受官人的待遇。” 嘶—! 管寧驚詫不已,不自禁皺了皺眉:“師兄,您的意思是,劉鑠要給醫匠官人的待遇?” 鄭玄肯定地點了點頭:“沒錯,不僅是醫匠,而且還有各地的經師,每年皆能領取俸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