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劉鑠若是知曉鄭玄給他帶來這么多牛人,估摸著當場便能興奮地跳到天上去,現在的他,最缺的便是官兒,而且是有能力的官兒。 顯然! 鄭玄帶來的弟子的平均能力,要比兗州士族子弟的平均素質,要高出不僅僅一個檔次,若是能將其中優秀者,錄入劉鑠的政權體系中,必可大幅提升他的實力。 劉鑠邀請鄭玄來東郡辦學,原本只是求一個長期的人才供給,但不曾想,直接丟個王炸開局,簡直是爽歪歪的節奏。 此刻,鄭玄掀開車簾,遙望著扶老攜幼一路逃荒的百姓,心中不由地五味雜陳,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他身為當世鴻儒,卻對此愛莫能助。 悲哀! 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似乎見鄭玄面色有些難堪,管寧捏著頜下胡須,輕聲安慰道:“師兄莫要悲痛,這種事情遲早會有人管的。” 鄭玄長舒了口氣,神色憂憂地道:“可惜天下只有一個劉鑠,否則大漢百姓又何至于此?東郡鞭長莫及,著實可惜。” 管寧捏著頜下一縷胡須,饒有興致地道:“師兄,只怕現在子明即便想管,也沒那個能力去管,東郡固然繁盛,但財務狀況必定堪憂。” “東郡紙價值干金的確不假,但它只能讓一族興盛,卻不能讓一郡興盛,這些錢對于東郡目前的財務壓力,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是啊。” 鄭玄何嘗不明白這一點,感慨萬干道:“所以子明只是以東郡紙緩解壓力,歸根到底,還是以開荒屯墾為主,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東郡壓力。” 管寧恩的一聲,點了點頭:“子明年紀雖輕,但卻分得清輕重,這一點著實難得,尤其他對教育頗為重視,更是非尋常諸侯可比。” 鄭玄深表贊同地道:“真心希望他能走出困境,最終壯大實力,匡扶漢室。” 管寧笑了笑,輕聲言道:“如今已然開春,想來東郡各縣令,已經在組織百姓開荒屯墾,或許等咱們抵達東郡,便可見農耕于野的場景。” “恩。” 鄭玄緊蹙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腦海中浮現出百姓開荒屯墾,官員帶隊親自巡查,百姓們喜笑顏開的畫卷。 這一瞬,鄭玄不受控制般的心向往之,唇角微揚起個弧度,綻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頷首點頭道: “是啊,按照日子來推算,等咱們如期抵達東郡,或許大片開荒屯墾的一幕,已經開始,我記得國淵便精通農家學說,對否?” 管寧面上浮出一抹淡笑,頷首點頭:“沒錯!國淵研讀過數卷農家學說,而且精通農政,康成書院的那數百畝田,便是由他負責打理的。” “師兄。” “恩?” “你可是想把他舉薦給子明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