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恩。” 鄭玄沒有否定,而是點了點頭,捻須言道:“國淵是個人才,雖然現在還比較年輕,但咱們也該為他籌謀出路了。” “子明年方不過二十,可謂年輕,因此在用人上頗為重視青年才俊,他的那一套選官制度還算公平,國淵應該可以嘗試。” “當然!” 言至于此,鄭玄趕忙補充道:“最為重要的是,現在的東郡正值開荒屯墾之際,急需相關俊才,老朽相信子明絕不會拒絕。” 管寧面帶微笑,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鄭玄:“師兄,此次東郡之行回來,你真的變了很多。” 鄭玄蹙眉:“哦?是嗎?” 管寧點點頭,極其肯定地道:“恩,的確變化很多,這么多年,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對官府如此推崇。” 鄭玄哂然一笑,緩緩搖頭:“幼安你錯了,我對官府從不推崇,只是子明小友與眾不同,誠如你所言,在他身上,看到了漢室復興的希望。” “而我......” 鄭玄極其鄭重地道:“看到了大同世界的希望。” 管寧驚詫不已,炯炯雙目凝視著鄭玄:“沒想到,師兄對子明小友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胡須:“我已年過花甲,原本對這世道已經失去希望,本想于山野之間創辦書院,傳道授業解惑,以此渡過余生。” “不過......” 話鋒一轉,鄭玄扭頭瞥向窗外,幽幽目光掠過扶老攜幼的災民,彷佛掙脫了時光洪流的束縛,洞穿了紅塵俗世: “此次東郡之行,所見所聞所感,盡皆與我幻想中的大同世界,如出一轍,我愿意竭盡所能,助子明一臂之力,希望能在我耄耋之年時,見證大同世界的實現。” “如此!我鄭玄便是死,也心甘情愿了!” “耄耋之年?” 管寧捏著頜下一縷胡須:“師兄,你覺得子明花費三十年,便可實現歷代先賢都沒能完成的宏圖偉業嗎?” 鄭玄搖了搖頭,長舒口氣:“這種事情,我如何知曉?但如果不試一試,那么必然不成,我沒時間浪費了,愿意在子明身上賭一次。” 管寧凝望著鄭玄的雙眸,他知道這一次,師兄是真的豁出去了,那股埋藏在心底數十年的奮進,終于要在花甲之年徹底爆發: “師兄放心,姜太公年逾八十,才出山輔佐文王,卻能建立八百年王朝,咱們現在為子明出力,猶未晚矣。” “我豈能與太公相提并論,只愿教書育人,培養英才,略盡綿薄之力,如是而已,至于剩下的事情,便交給子明自己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