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身為皇帝,身為一個聰明的皇帝,他當然知道臣屬都是順著他話吹捧的。 但他喜歡奉承不假,卻更喜歡奉承了自己同時還能把實事干好的人,否則他還怎么垂拱而治。 “連中兩元,又寫出這等文章,朕也不做惡人,成人之美吧!” 說著他提起朱筆,在上面畫了一個大大的圈,圈中寫下一個【首】字。 —— 翌日,四月初四。 一大早,三百位貢生再次齊齊出現在了皇極殿前的廣場之中。 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與他們站在一起的還有朝中百官。 這便是每一屆科舉最后也是最盛大的場面:傳臚大典。 三年的辛勞,在這一刻,蓋棺定論,而其中諸位的前程,也在這一刻,徐徐展開。 三百位貢生站立中央,眼前是金吾衛擺開的鹵簿儀仗,一旁還有禮音韶樂,他們的兩側還站著曾經仰望的文武百官。 他們就是今日此處絕對的中心,更是天下矚目的所在。 對許多人而言,這也是他們這輩子最榮耀的時刻,再往后的人生,就再無可能只憑考試就能擁有這樣的榮耀,站到這樣的舞臺了。 他們的神色雖然依舊頗為不自然,但更多的是身處這種場景之下不自覺的戰栗和惶恐,再加上幾分對結果的患得患失,而非兩日之前那種還要擔心發揮的緊張。 因為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禮樂悄然奏響,崇寧帝乘著帝輦緩緩抵達場中。 眾人在禮官的引領下,齊齊參拜。 崇寧帝笑容和煦,望著下方的三百名貢生,“諸位俊才,朕就一句話,朕之期望在汝,國朝之希望在汝,黎民蒼生之殷盼亦在汝,愿汝等從今往后,敬忠國事。便如世人贊頌老軍神之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第一次得見天顏,一個個貢生們激動得渾身戰栗。 陛下親口的期許化作一團烈火在胸中激蕩,豪情頓生,壯志凌云,在眼中閃爍著理想的火花。 在禮官的引導下,他們發出風雷般的嘶吼,“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崇寧帝不再開口,從一旁的托盤中,取出三張試卷,親手遞給了禮部尚書王若水。 原本這個活兒是該丞相來接的,但是如今秦惟中還在黑冰臺問罪,相位空懸,崇寧帝不愿給這些如狼似虎眈眈而視的臣僚以錯覺,便干脆讓王若水來了。 眾人目光殷切地看著王若水,看著他手上的答卷。 這三張卷子的主人,就將是今次最榮耀的三位,將享受著萬民的膜拜與艷羨,走出一條青云直上之路。 王若水拿起其中第一份答卷,朗聲念了一遍。 而后當眾拆開糊名,聲音微顫道:“崇寧二十四年四月一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泗水州,夏景昀!” 一道道目光飽含著震驚、艷羨和嫉妒等諸多心思,齊齊望向那個隊伍最前長身而立的身影。 眾人聚焦的中心,夏景昀邁步出列,站在御道左側,高呼道:“臣謝陛下隆恩。” 大夏立國三百多年,第二個連中三元的人。 出現了! 夏景昀,做到了! 今天也就這一章了,實在有些燒腦難寫。 PS:這一章的策問和策論都是以嘉靖四十一年,申時行的狀元策論為基礎改的。 為了挑一篇合適的,符合人設的,翻遍了歷代狀元策論,眼睛都看花了。 見諒。 or2